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陈衡恪的意思、陈衡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陈衡恪的解释

(1876-1923)画家。字师曾,号槐堂、朽道人,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与研究。其花鸟画浑厚绮丽,山水画钩多皴少,人物画带速写情趣。又工篆刻、书法,能诗。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陈衡恪(1876-1923),字师曾,是中国近代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其名“衡恪”二字取自《诗经·大雅·文王》“于缉熙敬止,衡门之下”及《尚书·周官》“恪慎克孝”,蕴含“秉持正直、恪守德行”之意。

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衡”本义为秤杆,引申为衡量、公平,《说文解字》释为“牛触,横大木其角”,后衍生为平衡、标准;“恪”指恭敬、谨慎,《尔雅》注“恪,敬也”,强调品行端方。二字组合,既体现传统士大夫对道德准则的坚守,亦呼应其艺术创作中“重格调、尚气骨”的审美追求。

陈衡恪的艺术成就集中于金石书画领域,尤以写意花鸟画著称,主张“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其理论对近代中国画革新影响深远。相关研究可参考《中国美术家辞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及《陈师曾画论》(中国书店,2008年)。

网络扩展解释

陈衡恪(1876年3月12日—1923年9月17日),字师曾,号槐堂、朽道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及理论家。以下为详细解析:

1.基本信息

2.艺术成就

3.学术贡献

4.历史地位

陈衡恪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之一,其艺术实践与理论构建在20世纪初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他融合中西的探索,为传统文人画注入新活力,被公认为近代美术转型的关键人物。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作品或家族背景,可查阅《陈师曾画论》等专著或相关学术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安内白皁保安跛蹶藏怒诧愕産的长咏锉工大騩当笔对联顿壮风情纷至踏来高山滑雪哽恨耕力冠簪贵俊孤愚寒英黑蒙蒙轰雷贯耳黄天焦日黄油花样子枷禁见得监奴笺疏交错贾售净价就抚酒谐军陈狼前虎后揽儎老骥伏枥流荒六亲不和苗姜弄耸偏远平乐牝鸡侵欲秋后算账秋荼密网认定赡雅沙堂殊翁通材往由武界相须为命鲜令下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