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衡恪的意思、陈衡恪的详细解释
陈衡恪的解释
(1876-1923)画家。字师曾,号槐堂、朽道人,江西义宁(今修水)人。曾留学日本。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与研究。其花鸟画浑厚绮丽,山水画钩多皴少,人物画带速写情趣。又工篆刻、书法,能诗。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
词语分解
- 陈的解释 陈 (陳) é 排列,摆设:陈列。陈兵。 述说:陈述。陈情。详陈。陈诉。陈说。 旧的,时间久的:陈旧。陈腐。陈醋。推陈出新。陈陈相因。陈迹。陈皮。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 中国朝代名
网络扩展解释
陈衡恪(1876年3月12日—1923年9月17日),字师曾,号槐堂、朽道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及理论家。以下为详细解析:
1.基本信息
- 籍贯:原籍江西义宁(今修水县),生于湖南凤凰县。
- 家世:出身显赫,祖父为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诗人陈三立,弟弟为历史学家陈寅恪。
- 生平: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投身美术教育与研究,曾任教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机构。
2.艺术成就
- 绘画:擅长花鸟画(风格浑厚绮丽)、山水画(钩多皴少)及人物画(带速写情趣),注重传统技法与写生结合。
- 篆刻与书法:工于篆刻,书法造诣深厚,作品兼具古意与个性。
- 艺术革新:推动文人画现代化,主张“以古开今”,影响齐白石等画家。
3.学术贡献
- 著作:撰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系统梳理传统绘画理论,为早期美术史研究奠基。
- 教育:强调美术教育的社会功能,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促进近代美术教育体系形成。
4.历史地位
陈衡恪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之一,其艺术实践与理论构建在20世纪初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他融合中西的探索,为传统文人画注入新活力,被公认为近代美术转型的关键人物。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作品或家族背景,可查阅《陈师曾画论》等专著或相关学术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陈衡恪(Chén Héngkè)是一个人名,该词指的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陈衡恪分为两部分组成,其中“陈”是姓氏,“衡恪”是名字。
关于其部首和笔画,具体情况如下:
- “陈”的部首是阜,总计有7画。
- “衡”的部首是行,总计有5画。
- “恪”的部首是心,总计有10画。
陈衡恪这个词的来源是陈寅恪先生的名字。陈寅恪是中国历史学家、文化学者和清代文化研究专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在繁体汉字中,陈衡恪的写法与简体汉字相同。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陈衡恪的字形并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保持一致。
以下是一个关于陈衡恪的例句:“陈衡恪先生是中国历史学界的泰斗。”
陈衡恪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如下:
- 组词:陈寅恪、陈衡、恪守不渝
- 近义词:陈学、陈说、陈述
- 反义词:其他历史学家姓名、与陈寅恪不相关的词语
希望以上回答能满足你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览...
拜伦湴河八字帖鼻鼻齉齉兵人补写残溜槎槎呆呆呆的达彫斲丁庸泛棹飞咨粉题佛阁浮光略影告诀高卓寡民官校鼓鼙寒泉号羣建定夾衣矜负居句俊茂抗尘老背悔老不着亮通通逻捕落胆明珠投暗女嬖萍水且字青绶诠义取齐宂芜纔可烧卖渗漓诗品时暂爽然宿知天跸天命攸归天涯海角提调投木报琼武才项珠校花消消消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