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八行書的意思、八行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八行書的解釋

[eight-column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for post] 舊式信箋每頁八行,因此代稱信件

八行書,千裡夢,雁南飛。——溫庭筠《酒泉子》

詳細解釋

書信。《文苑英華》卷二一四引 北齊 邢邵 《齊韋道遜晚春宴》詩:“誰能千裡外,獨寄八行書?” 唐 李冶 《寄校書七兄》詩:“因過 大雷岸 ,莫忘八行書。” 宋 梅堯臣 《送辛都官知鄂州》詩:“願君訪舊跡,因報八行書。”參見“ 八行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八行書”是中國古代對書信的一種雅稱,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八行書”原指舊式信箋每頁八行的固定格式,後逐漸演變為書信的代稱。例如溫庭筠《酒泉子》中“八行書,千裡夢,雁南飛”,即以“八行書”指代遠方來信。

二、結構與用途

  1. 信箋形制
    古代正式書信多用紅紙或專用信箋,縱向分為八列書寫,故稱“八行書”。這種格式常見于社交場合的正式信件或人情薦介文書。
  2. 文學象征
    在詩詞中,“八行書”常寄托思念或傳遞深意。如北齊邢邵詩雲:“誰能千裡外,獨寄八行書”,卓文君詩句“八行書無可傳”則表達離别愁緒。

三、演變與引申

四、注意區分

“八行書”與書法中的“行書”不同,後者是介于楷書和草書之間的字體,與信箋格式無關。

總結來看,“八行書”既是中國古代書信的典型形制,也是文學中承載情感與禮儀的文化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八行書》的意思

《八行書》是指隸書中特定的一種字體樣式,也稱為“八行鐵琴”。這種字體的字形規整,筆畫粗細均勻,給人以穩重、莊重之感。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八行書》的拆分部首為“亻(人)”,它是人的象形字,代表人類。它的部首是常見的部首之一,出現在很多相關字中。

《八行書》的整體筆畫數量為22畫。

來源

《八行書》起源于中國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由于其規整的字形和端莊的特點,它在古代廣泛應用于書法、篆刻等藝術領域,成為一種經典的字體風格。

繁體

《八行書》的繁體形式為「八行書」。繁體字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和漢字書寫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港澳地區和台灣地區仍然廣泛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常常與現代有所不同。就《八行書》而言,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更加簡潔或者形狀略有變化,但整體結構和特點基本保持一緻。

例句

1. 他的字迹端莊穩重,就像是用《八行書》一樣。

2. 這幅字畫采用了八行書作為字體,給人以古樸莊重之感。

組詞

1. 八行字:指用《八行書》書寫的字體。

2. 八行體:指模仿《八行書》風格而設計的一種字體。

3. 八行韻:指用《八行書》書寫的詩歌或韻文。

近義詞

《八行書》的近義詞有“八行字體”、“八行書體”。

反義詞

《八行書》的反義詞沒有明确對應的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