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服的意思、卑服的详细解释
卑服的解释
(1).使衣服粗劣,穿粗劣的衣服。《尚书·无逸》:“ 文王 卑服,即康功田功。” 孔 传:“ 文王 节俭,卑其衣服。”一说谓从事卑贱之事。参阅 清 弁庭 《同文尚书·无逸之训》。
(2).降服。 汉 袁康 《越绝书·请籴内传》:“ 吴王 曰:‘我卑服 越 ,有其社稷, 句践 既服为臣,为我驾舍却行马前,诸侯莫不闻知。’”
(3).恭顺。《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十四年三月, 景 又遣司空 孙晟 、礼部尚书 王崇质 奉表,辞益卑服, 世宗 犹不答。”
(4).低微的职位。 明 归有光 《送夹江张先生序》:“至於仁人志士,不幸偃騫於卑服,竭力以行其所志,而蒙恩者交口赞颂,上之人犹掩耳弗闻。”
词语分解
- 卑的解释 卑 ē 低下,低劣:卑鄙。卑下。卑劣。卑微。卑怯。卑恭。地势卑湿。卑以自牧(保持谦虚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 古同“俾”,使。 亢尊 笔画数:; 部首:十; 笔顺编号:
- 服的解释 服 ú 衣裳:服装。制服。 穿衣裳: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 作,担任:服务。服刑。服兵役。 顺从:信服。佩服。降(俷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
网络扩展解释
“卑服”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穿粗劣衣服或节俭行事
出自《尚书·无逸》:“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传统解释认为周文王生活节俭,衣着朴素,亲自参与农耕(“康功田功”)。但清代学者弁庭提出另一种观点,认为“卑服”指从事低微的事务。
2.降服、臣服
见于汉代《越绝书》,吴王夫差提到“我卑服越”,指通过武力或威慑使越国臣服。
3.态度恭顺
《新五代史》记载南唐李景向后周称臣时“辞益卑服”,形容言辞谦卑顺从。
4.低微的职位
明代归有光在《送夹江张先生序》中,用“卑服”指代地位低下的官职,表达贤能之士屈居下位的境遇。
5.成语引申义
现代语境中,“卑服”可形容因地位或实力悬殊而被迫屈服的状态,如“卑服于强者”。
该词核心含义围绕“低下”与“服从”展开,既可指物质层面的朴素,也可引申为政治、社会关系中的臣服或谦卑态度。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卑服》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卑服(bēi fú)是一个汉语词语,形容一个人的举止低贱、卑鄙、下贱,故而受到轻视和鄙视。例如,一个人行为不端,品性卑劣,就可以用卑服来形容他。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卑服》这个词共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卑”包含两个部首,即“卩”和“人”,共有5画,“服”由“月”和“彳”组成,共有8画。
来源:
《卑服》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左传·僖公十六年》:“莫侮吾卑服。”意为“不要轻视我的低贱样子”。
繁体:
《卑服》在繁体中保持相同的拆字结构和意思。只是书写形式略有差异,例如“卑”字的“人”旁变为貝偏旁。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写法中,尤其是篆书和隶书时期,字形会有一些微小的变化。但《卑服》一词的基本概念和意思并未改变。
例句:
1. 他的言行举止十分卑服,没有丝毫的风度和气度。
2. 那个人总是故意卑服自己,惹人讨厌。
组词:
卑视、卑劣、卑微、卑贱等。
近义词:
卑鄙、下贱、卑劣。
反义词:
高尚、崇高、守礼。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