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蛇床的意思、蛇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蛇床的解释

亦作“ 蛇床 ”。亦作“虵床”。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约80厘米,圆柱,具纵棱。叶三回三出式羽状全裂,最终裂片线形。夏季开花。果实卵圆形,可入药,称蛇床子,有小毒,主治阳6*痿、带下、腰酸、阴6*部湿痒等症。煎汤外洗,可治疥癣湿疹。《淮南子·氾论训》:“夫乱人者,芎藭之与藁本也,蛇牀之与麋芜也,此皆相似者。”《山海经·中山经》“其草多葌蘪芜芍药芎藭” 晋 郭璞 注:“蘪芜似蛇牀而香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五华九实”自注:“九实者,连前实、槐实、栢实、兔丝实、女贞实、蛇床实、蔓荆实、蓼实。” 南朝 宋 鲍照 《药奁铭》:“或繁虎杖,或乱虵床,故不世不可以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蛇床》:“蛇虺喜卧于下食其子,故有蛇牀、蛇粟诸名。其叶似蘼芜,故曰墻蘼。《尔雅》云:盱,虺牀也。”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蛇床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蛇床(学名:Cnidium monnieri)是伞形科蛇床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称释义与药用价值如下:


一、名称释义

  1. 字义溯源

    “蛇床”一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因古人认为此草多生于蛇穴附近,或蛇类喜卧于其下,故得名“蛇”与“床”的组合,喻指蛇类栖息的“床铺”(《本草纲目·草部》)。

    《汉语大词典》释“蛇床”为:“草本植物,果实入药,亦称蛇床子”。

  2. 植物特征

    茎直立,高30-80厘米;叶羽状分裂,形似胡萝卜叶;花白色,复伞形花序;果实椭圆形,具翅状棱(《中国植物志》)。


二、药用价值与典籍记载

  1. 核心功效

    其干燥成熟果实称“蛇床子”,性温、味辛苦,归肾经。主要功效包括:

    • 温肾壮阳:用于阳痿、宫冷不孕(《中华本草》);
    • 燥湿祛风:主治阴痒带下、湿疹疥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 古籍佐证

    《本草纲目》载:“蛇床子能益阳事,补男子虚损,治女子阴中肿痛”;《名医别录》称其“主妇人阴中寒痛,男子阴痿湿痒”。


三、现代研究与权威认证

现代药理学证实,蛇床子含蛇床子素、香豆素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及调节免疫作用(《中草药》期刊)。其药用标准收录于《中国药典》,临床应用需遵医嘱。


参考资料来源:

  1.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
  3. 《中国植物志》(科学出版社,1979)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6. 陶弘景《名医别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7. 《中草药》期刊(2021年,第52卷)

网络扩展解释

蛇床的详细解释如下,综合植物学特征、文化内涵及药用价值等方面:

一、植物学特征

蛇床(学名:Cnidium monnieri)为伞形科蛇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特点包括:

  1. 形态:株高10-60厘米,根细长呈圆锥状;茎直立,具纵棱;叶片为2-3回三出式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复伞形花序,花瓣白色,果实卵圆形(称“蛇床子”)。
  2. 分布: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及欧洲、北美等地,多生于湿润环境,如田边、河岸、草地。

二、名称由来

“蛇床”得名与蛇类相关:

三、药用价值

蛇床子(干燥果实)为传统中药,主要功效包括:

  1.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燥湿杀虫,用于阳痿、阴痒、湿疹、带下等症。
  2. 现代研究:含挥发油及香豆素类成分,具抗炎、抗菌、局部麻醉等作用。
  3. 注意事项:有小毒,需遵医嘱使用。

四、文化内涵

在传统文化中,蛇床象征吉祥与爱情,古人将其作为祝福赠礼,寓意幸福安康与忠贞不渝。


如需完整形态描述或具体药方配伍,可进一步查阅《中国植物志》或《中华本草》等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暗过傲雪欺霜拔地倚天百谏图白往黑来碧珠惨肃淡约点头哈腰多金惰劣耳目闭塞感导高下革流归土拱极桄桹刮视听黄金榜诲正辉烛加级鱼艰疚袷袍嘉胜棘地肌肤衿裾兰友瓜戚磊垝连天匝地冽风零用鸾鹄犘牛蜜筩磨垄木乳饼鸟虫篆昵嫌暖寒会仳离清浅清胜曲袒肉头肉脑如意扇构设节申治树倒根摧太母讨搜腾跚童星外动词问缣游纹禽污佞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