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末的意思、冲末的详细解释
冲末的解释
亦作“冲末”。 元 杂剧角色名。又称二末。末,剧中男角,犹京剧中的“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 元 杂剧中……又有冲末,盖即今之外耳。”按,《元曲选》作“冲末”。参阅 明 王骥德 《曲律·论部色》、 清 焦循 《剧说》卷一。
词语分解
- 冲的解释 冲 (⑦冲??衝) ō 用水或酒浇注,水撞击:冲茶。冲剂。冲洗。冲荡。 向上钻,直上:冲腾。冲入云霄。 破解不祥:冲喜。 空虚,谦虚:“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冲挹(?)。谦冲。 幼小:冲昧。冲弱。冲龄
- 末的解释 末 ò 尖端,梢: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 最后,终了:末了(僶 )。末尾。末日。末代。穷途末路。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末业。末技。舍本逐末。 碎屑:末子。碎末。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
网络扩展解释
“冲末”是元杂剧中的一种角色名称,属于传统戏曲行当之一,具体含义和特点如下:
1.基本定义
冲末又称“二末”,是元杂剧中“末”行的一种细分角色。这里的“末”指男性角色,相当于京剧中的“生”行。冲末通常扮演次要男性角色,如配角或开场人物,起到推动剧情的作用。
2.角色定位
- 职能:冲末多用于引出剧情或衔接场景,例如在元杂剧《窦娥冤》中,冲末可能扮演窦天章(窦娥之父)这类非核心但关键的人物。
- 地位:在“末”行中,冲末地位次于“正末”(主角),但高于其他末角分支,故称“二末”。
3.历史文献记载
明代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提到:“元杂剧中……又有冲末,盖即今之外耳。”说明冲末在明代已被类比为“外”角(老年或次要男性角色)。清代焦循《剧说》等文献也对此角色有考证。
4.与其他角色的对比
- 正末:主角,如《汉宫秋》中的汉元帝。
- 冲末:次要男性角色,如《赵氏孤儿》中开场介绍背景的赵朔。
- 外末:老年男性角色,职能与冲末有部分重叠,但外末更侧重年龄特征。
5.现代戏曲中的演变
随着戏曲发展,冲末的职能逐渐被“外”“副末”等行当吸收,现今京剧等剧种中已无此专称,但其表演形式仍保留在传统剧目中。
总结来看,“冲末”是元杂剧承袭宋金杂剧、发展出的一种特色行当,反映了古代戏曲角色分工的细致化。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剧目中的冲末案例,可参考《元曲选》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冲末》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终点、末端。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它的部首是冫,笔画数为十一。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它的古时候的写法是“衝末”。
关于这个词的繁体字,我们可以使用“衝末”来表示。例如,在传统繁体字版的书籍中,我们可能会看到“冲末”用“衝末”来写。
下面给出一些例句来帮助理解这个词的用法:
1. 这条河的冲末是一个美丽的瀑布。
2. 信号塔是火车运行的冲末。
此外,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词构造一些相关的词语。例如,“冲程”指的是机械或物体运动的距离;“末端”表示某物或某过程的结束部分。
关于近义词,我们可以使用“末端”、“终点”来替换“冲末”。而反义词方面,则可以使用“起点”或“起初”来表示与“冲末”相反的意思。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词语“冲末”。如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