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 七槃 ”。古舞名。在地上排盘七个,舞者穿长袖舞衣,在盘的周围或盘上舞蹈。《宋书·乐志一》:“ 张衡 《舞赋》云:‘歷七槃而纵躡。’ 王粲 《七释》云:‘七槃陈於广庭。’近世文人 颜延之 云:‘递间关於槃扇。’ 鲍照 云:‘七槃起长袖。’皆以七槃为舞也。”《旧唐书·音乐志二》:“乐府诗云,‘妍袖陵七盘’,言舞用盘七枚也。”
(2).指 七盘岭 。在 四川 广元 东北与 陕西 宁强 的交界处,上有 七盘关 ,是 川 陕 间重要关隘之一。 唐 岑参 《醴泉东谿送程皓元镜微入蜀》诗:“ 蜀 郡路漫漫, 梁州 过 七盘 。” 清 吴伟业 《送吴门李仲木出守宁羌》诗:“ 七盘 遮 骆谷 ,十口隔 秦仓 。”
“七盘”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指中国古代的一种舞蹈形式,常见于汉代至唐代文献记载。舞者需在地面排列的七个盘(或作“槃”)上或周围进行表演,通常穿着长袖舞衣,动作包含跳跃、旋转等技巧。此舞以盘的数量命名,强调舞者的灵活性与节奏掌控。
文献依据:
指七盘岭,位于今四川省广元市东北与陕西省宁强县交界处,地势险要,设有七盘关,是古代川陕交通的重要关隘之一。
文学引用:
现代偶见“七盘”用于比喻分散状态(如“事物分散如七盘”),或作为活动名称(如楼盘营销“七盘联动”),但此类用法属于引申,非传统词义核心()。
提示:若需进一步考证舞蹈形制或地理沿革,可查阅《中国舞蹈史》《唐代交通图考》等专著。
“七盘”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指代七个小盘子或者盘托出食物等物品的容器。该词语常常用于描述餐馆或家庭聚餐时使用的餐盘。此外,七盘也可用于泛指各种盛放物品的容器。
“七盘”的部首是盘,由左右两个部首组成。其中,“七”的部首是一,而“盘”的部首是皿。整个词语共有12画。
“七盘”一词的来源较为简单明了,由数字和物品名称两个词汇组成。汉字中的“七”表示数字7,“盘”为容器的意思,因此拼在一起就是用于容纳7个小盘子的大容器。
“七盘”的繁体写法为「七盤」。
在古时候,汉字“七盘”的书写方式与现代稍有不同。整体形状保持一致,但具体的字形细节可能有些微小差异。
1. 今天晚餐上了七盘好吃的。
2. 这家餐馆饭菜很丰盛,一餐要用到七盘。
3. 他用七盘装满了各种水果。
七盘的一些相关词语有:盘子、餐盘、菜盘、果盘、盘中餐等。
与“七盘”比较接近的意思有:七个盘子、七个容器。
与“七盘”相对的意思是:一个盘子、一个容器。
白旗冰霾伯鸾德耀不羁采捃程控辰刻词犯打并打压钓诗钩地质学断丝方虎焚研负樵糕饼工装光裕故刑洪奥划清阍守火传建章宫胶版绞绡解雠劲风迥深阑得列蹷礼仪镂冰劚雪路殿马步箭卖鬻抛泊僻峤暴骨窃名情投意忺嶔邃七字圈牢养物茹斋三君生梗舍贫寿水竖井梳拢甜浄闻说温汤无辜歍尼享覜消变消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