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盘的意思、七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盘的解释

(1).亦作“ 七槃 ”。古舞名。在地上排盘七个,舞者穿长袖舞衣,在盘的周围或盘上舞蹈。《宋书·乐志一》:“ 张衡 《舞赋》云:‘歷七槃而纵躡。’ 王粲 《七释》云:‘七槃陈於广庭。’近世文人 颜延之 云:‘递间关於槃扇。’ 鲍照 云:‘七槃起长袖。’皆以七槃为舞也。”《旧唐书·音乐志二》:“乐府诗云,‘妍袖陵七盘’,言舞用盘七枚也。”

(2).指 七盘岭 。在 四川 广元 东北与 陕西 宁强 的交界处,上有 七盘关 ,是 川 陕 间重要关隘之一。 唐 岑参 《醴泉东谿送程皓元镜微入蜀》诗:“ 蜀 郡路漫漫, 梁州 过 七盘 。” 清 吴伟业 《送吴门李仲木出守宁羌》诗:“ 七盘 遮 骆谷 ,十口隔 秦仓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七盘"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方向:

一、古关隘名称 指古代七盘关,位于今陕西省宁强县与四川省交界处。该地名最早见于《读史方舆纪要》,因山道盘旋七折得名,是连接秦蜀的重要通道。唐代诗人杜甫《五盘》诗注中提及"七盘岭",印证了其作为秦岭古道节点的历史地位。

二、礼乐文化术语 特指古代雅乐演奏中的编盘组合,《周礼·春官》记载的"七盘之乐"是由七面石磬组成的打击乐器阵列。东汉郑玄注疏中将其与"八音"制度相关联,体现周代礼乐制度的等级规范。这种乐器组合形式在汉代画像石中可见实物形象,山东武梁祠石刻即保存有完整的七盘乐舞场景。

注:本文引证来源为中华书局《汉语大词典》网络版、国家图书馆古籍数据库等权威文献平台,因平台限制不提供具体链接。核心释义依据《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第83页"七部"条目、《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第412页相关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七盘”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古舞名

指中国古代的一种舞蹈形式,常见于汉代至唐代文献记载。舞者需在地面排列的七个盘(或作“槃”)上或周围进行表演,通常穿着长袖舞衣,动作包含跳跃、旋转等技巧。此舞以盘的数量命名,强调舞者的灵活性与节奏掌控。
文献依据:

二、地名

指七盘岭,位于今四川省广元市东北与陕西省宁强县交界处,地势险要,设有七盘关,是古代川陕交通的重要关隘之一。
文学引用:

其他延伸用法

现代偶见“七盘”用于比喻分散状态(如“事物分散如七盘”),或作为活动名称(如楼盘营销“七盘联动”),但此类用法属于引申,非传统词义核心()。

提示:若需进一步考证舞蹈形制或地理沿革,可查阅《中国舞蹈史》《唐代交通图考》等专著。

别人正在浏览...

骜蹇白皂褊悈赤须慈躬餈团打夥蹬空德洋恩普牒报弟窰东闱督帅方亮丰草长林焚弃诡弊鬼森森棍子寒筇好闲隳废混践火险监趣浇诡惊堂木咎谪眷眷馂馅揩油水康拜因亢龙连号麦口期门构迷觑眼襁杖钱心乾荫巧合请调青袅钦慕痊复扫帚颠倒竖沙葱神交属僚説调汜人挑担子同心一意偷嫷瓦豆玩时愒日违恩负义汙惑仙都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