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基的意思、崇基的详细解释
崇基的解释
(1).高坛。《文选·潘岳<藉田赋>》:“结崇基之灵趾兮,启四涂之广阼。” 李善 注:“崇基,谓坛也。”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 济阳 蔡使君 讳 兴宗 ,復为崇基表刹,立禪诵之堂焉。”
(2).指建筑物的高大基座。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东北逕 鲁班门 西,双闕昂藏,石壁霞举,左右结石修防,崇基仍存。”
(3).指山。《文选·沉约<钟山诗应西阳王教>》:“君王挺逸趣,羽斾临崇基。” 李善 注:“崇基,山也。”
词语分解
- 崇的解释 崇 ó 高:崇山峻岭。崇高。崇论闳议(指高出一般人的讨论。亦作“崇论宏议”)。 尊重,推重:崇敬。崇拜。崇尚。推崇。尊崇。 古同“终”,终了。 充,充满:崇酒于觞。 增长:“今将崇诸侯之奸”。 姓。
- 基的解释 基 ī 建筑物的根脚:基石。基础。奠基。 根本的,起始的:基本。基业。基层。基点。基准。 根据:基于。 化学上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子原子被看作是一个单位时,称作“基”:基团。基态。氨基。羧基。
网络扩展解释
“崇基”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释:
1.高坛
指古代用于祭祀或礼仪的高台。例如《文选·潘岳〈藉田赋〉》中提到的“结崇基之灵趾兮”,李善注明确释为“坛”(即祭坛)。南朝齐王屮在《头陀寺碑文》中也用此词描述寺庙的庄严建筑。
2.建筑物的高大基座
指建筑底部的高大基础部分。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浊漳水》中描述“崇基仍存”,即指鲁班门遗址的基座结构。
3.指山
比喻山的高耸形态。如《文选·沉约〈钟山诗应西阳王教〉》中“君王挺逸趣,羽斾临崇基”,李善注解释“崇基”为山。
其他补充
- 作为人名:现代用法中,“崇基”也用于名字,寓意高贵、稳重,如学者桂崇基、龙宇纯的学术著作署名。
- 构词解析:“崇”从山,表高耸;“基”指根基,组合后强调“高大而稳固”的意象。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籍文献和现代用法,具体语境需结合文本分析。如需深入考证,可参考《汉典》《水经注》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崇基(chóng jī)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崇基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尊崇和敬仰基础或根本。它强调对于基础、根本事物的高度重视和敬仰。
拆分部首和笔画:
崇基这个词的拆分部首为山(shān)和土(tǔ),分别代表山和土地。它的总笔画数是10画。
来源:
崇基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山代表稳定和高洁,土代表紧密和基础,因此崇基意味着尊崇和敬仰作为稳定根基的事物。
繁体:
崇基这个词在繁体中的写法和简体一样,都是「崇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崇基这个词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经过多年的演变,现代的写法「崇基」已经成为了通用的形式。
例句:
1. 我们应该崇基国旗,尊崇国家的根本。
2. 崇基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石。
组词:
崇高、基础、崇奉、奠基等。
近义词:
尊崇、敬重、崇拜。
反义词:
轻慢、藐视、毁损。
以上是关于崇基的相关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