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病体。《淮南子·原道训》:“终身运枯形于连嶁列埒之门,而蹪蹈于污壑穽陷之中。” 高诱 注:“枯,犹病也。形,体也。” 清 周亮工 《庚子中秋与田无间王望如吴庭发赋》之四:“枯形依老树,看月竟能圆。”
(2).谓尸体。 晋 陶潜 《拟挽歌辞》之一:“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枯形”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枯”的本义为草木失去水分(如“草木蚤枯”),后引申为干瘪、衰竭的抽象含义。该词多用于文学作品中,通过具象的枯萎状态隐喻生命衰微或死亡后的寂寥。
《枯形》是一个汉字词语,具体意思是指身体枯瘦的形状。
《枯形》这个字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木(mù)和 形(xíng)。
它的总笔画为12画。
《枯形》这个字源于古代汉字,属于简体字的一种,繁体字的写法为「枯形」。
在古代文明中,有两种汉字书写风格:篆书和隶书。
在篆书中,「枯形」这个字的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仅有细微差别。
在隶书中,「枯形」这个字的写法更加草书化,形状变得较为简洁。
1. 这位老人年老体衰,枯形而立。
2. 长期饥饿使他的身体变得枯形。
1. 枯木:指枯死的树木。
2. 枯井:指干涸的井。
3. 枯草:指久未吸收水分而干燥的草。
1. 枯瘦:指身体瘦小,没有肌肉和脂肪的状态。
2. 憔悴:指因疾病或疲劳而身体状况不佳。
丰满:指体态丰盈,富有肉肉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