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伴食中书的意思、伴食中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伴食中书的解释

谓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宋史·胡铨传》:“ 孙近 傅会 檜 议,遂得参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飢渴,而 近 伴食中书,漫不敢可否事。”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李西涯》:“阁老 李东阳 ,别号 西涯 ……入阁年久,当 武宗 朝不能諫正。人有投匿名诗云:‘文章声价斗山齐,伴食中书日又西;回首 湘江 春水緑,鷓鴣啼罢子规啼。’”参见“ 伴食 ”、“ 伴食宰相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伴食中书”是一个源自古代官场的历史成语,现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语境,其核心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身居高位但不履职尽责,徒有虚名、无所作为的官员。特指占据重要职位(如宰相、中枢要职)却尸位素餐,仅以陪衬身份存在的人。该词带有鲜明的贬义色彩,强调对庸碌无能或消极怠政者的讽刺。

二、词源与典故

典故出自《旧唐书·卢怀慎传》:唐代宰相卢怀慎与姚崇同掌朝政。卢怀慎自认才能不及姚崇,遇事皆推由姚崇裁决,时人讥其为“伴食宰相”。后“中书”代指中枢机构,“伴食中书”遂成固定用法,专指居高位而不谋其政者。

原文佐证:

“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旧唐书》卷九十八)

三、语义演变与用法

  1. 历史语境:原指宰相级高官,后泛化至任何重要职位。
  2. 现代引申:批判官僚体系中占位不干事、逃避责任的行为,亦可用于讽刺职场中的敷衍塞责现象。
  3. 典型例句(清代钱谦益《牧斋初学集》):

    “若庸庸之徒,伴食中书,漫无可否,则名节俱丧矣。”

四、权威词典释义

结论

“伴食中书”以生动的历史典故,深刻揭示了官僚制度中的怠政现象。其价值不仅在于语言凝练性,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为官者“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伦理要求,具有持久的警示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

“伴食中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拼音:bàn shí zhōng shū
注音:ㄅㄢˋ ㄕˊ ㄓㄨㄥ ㄕㄨ
释义:指执政大臣庸懦无能,尸位素餐,不堪任事。含贬义,多用于讽刺身居高位却不作为的官员。


二、出处与典故

  1. 历史来源:
    出自《宋史·胡铨传》:“孙近傅会桧议,遂得参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饥渴,而近伴食中书,漫不敢可否事。”
    描述南宋时期官员孙近依附秦桧,虽居高位却无所作为。

  2. 文学引用:
    明代郎瑛《七修类稿》中也有用例:“伴食中书日又西,鹧鸪啼罢子规啼。”


三、用法与结构


四、注意事项

  1. 常见误解:
    部分资料(如)误将其解释为“边吃饭边读书,形容勤奋好学”,但根据权威文献和主流词典,此说法不准确。
  2. 现代适用:
    多用于批评官僚主义或形式主义现象,强调职责与能力不匹配的问题。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宋史》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搜狗百科)。

别人正在浏览...

拜相报谒奔驶草荒单丝不线等闲视之點青彫荒狄梁公顶视图都丽二虎八咭二辟发烟弹冯歌富家巨室蜉蝣撼大树刮刮拶拶孤烟横行天下会委芔吸护灵佳绝浇醇散朴济急经业机石稽阅客礼科征良禽择木离席路出谋道作舍叛命彭排疲惫平波搴旗取将扰柔稔悉锐气尚主沈璧生魂圣志沈抑沈舟破釜世士时眼首荐税吏束首赎杖铁厂同论卫虎侠辂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