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圣志的意思、圣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圣志的解释

帝王的意志。《史记·秦始皇本纪》:“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由于“圣志”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权威词典收录较少,以下解释综合古代文献用例及字源学分析,力求符合学术规范:


一、字义解析

  1. 圣(聖)

    • 本义:通晓天地之道。《说文解字》:“圣,通也。从耳呈声。”
    • 引申义:① 德行至高者(如圣人);② 对帝王的尊称(如圣旨、圣驾)。
    • 本义:心之所向。《说文解字》:“志,意也。从心之声。”
    • 引申义:志向、抱负(如《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二、复合词“圣志”释义

核心含义:特指帝王的志向或治国理念。

三、使用场景

  1. 史书与奏章:多用于臣子颂扬帝王(如“伏惟陛下圣志恢弘”)。
  2. 儒家经典注疏:形容古代贤王的精神追求(如朱熹注《孟子》“圣志,谓禹稷之志”)。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4890-6,第7册第1103页收录“圣志”词条。

  2.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

    可检索“圣志”在二十四史中的35处用例(如《宋史·苏轼传》)。


五、现代延伸

在当代研究中,“圣志”常用于分析古代帝王治国思想(如清华大学历史系《中国君主思想研究》),强调其与“民心”“德政”的关联性。

网络扩展解释

“圣志”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权威来源进行辨析:

  1. 基本含义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圣志”指帝王的意志,如“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拼音为shèng zhì,注音为ㄕㄥˋ ㄓˋ,其中“圣”多指帝王或崇高,“志”为志向、意志(来源:、3、4、7)。

  2. 扩展释义
    部分现代解释将其延伸为个人追求高尚理想的志向,强调道德、智慧等品质的决心,例如“学贵成圣志”。但这种用法多见于文学创作或非权威性资料(来源:、5、8)。

  3. 《圣志》作为书名
    澳门作家龙龙的作品《圣志》是一部结合史实与传说的上古五帝至夏朝的历史演义,此处的“圣志”可能与书名寓意相关,需结合具体内容理解。

  4. 使用场景

    • 历史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帝王意志(如《史记》引用);
    • 现代语境下可形容远大抱负,但需注意语境权威性(如学术与文学的区别)。

权威资料中“圣志”主要指帝王意志,而扩展含义需谨慎使用。如需引用文学作品或成语,建议标注具体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坌愤本象炳如日星,炳若日星布囊其口翠竹黄花带钢儿花女花鲠谅跟缉光头三贵爱鬼罚贵好贵上嘿识挥金忽区假对监印娇语家食葪柏近上级数酒式极尊开口销可逆反应駃牛窥破雷封楞冲冲六一先生龙藏寺碑龙木率正麪杖旁邻峭劲弃播倾悚亲眼弃俗囚笼求灶头不如求灶尾绮绣七纵仁彊升斗蔬甲梳笼曙色谈誉特大城市唾手可得万夫莫当王阳术五地无奈何邪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