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方丈的意思、方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方丈的解释

(1) [abbot’s room]∶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为一丈,故名

(2) [Buddhist abbot]∶也指佛寺或道观的住持

详细解释

(1).一丈见方。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白傅 葬 龙门山 ,四方过者,必奠卮酒;塚前方丈之土,常成泥泞。” 茅盾 《锻炼》二:“窗外是不满方丈的小院子。”

(2).指方丈之食。极言肴馔之丰盛。语出《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赵岐 注:“极五味之饌食,列於前,方一丈。”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食则方丈,衣则龙章。”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贬误》:“﹝书生﹞乃於口中吐一铜盘,盘中海陆珍羞,方丈盈前。”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我想先夫在日,食前方丈,从者数百;今日至亲只这三四口儿,好生伤感人呵!” 梁启超 《<史记·货殖列传>今义》:“彼食前方丈,而市酒肉者,得以养焉。”

(3).初指寺院。后指僧尼长老、住持的居室。《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 宋 大明 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经象。” 张铣 注:“言立方丈之室,覆以茅茨之草,以置经象也。”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未若天尊,躬临方丈。” 唐 欧阳詹 《同诸公过福先寺律院宣上人房》诗:“寂尔方丈内,莹然虚白间。”《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那尼姑连忙出门迎接,邀入方丈。”《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两位男性住北间,两位堂客住南间,他自己告退回方丈。”

(4).指道观住持的居室。《水浒传》第一回:“真人答道:‘容稟,詔敕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再烦计议。’”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九:“看过了 吕纯阳 、 韩湘子 跨鹤并飞的亭子……便在方丈内坐了一会。”

(5).指寺院、道观的住持。 唐 陆龟蒙 《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之三:“名价皆酬百万餘,尚怜方丈讲玄虚。”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八大寺》:“一寺之事,方丈总其成。” ********* 《在寒风里》下:“第二天早晨一早,就辞别了方丈,走下山来。”

(6).传说中海上神山名。《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 蓬莱 、 方丈 、 瀛洲 。”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涉海则有 方丈 、 蓬莱 ,登陆则有 四明 、 天台 。” 宋 贺铸 《海月谣》词:“顿觉 蓬莱 、 方丈 ,去人不远。”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卧三脚木榻上,觉四体舒适,心神开朗,如居 蓬莱 、 方丈 间。”参见“ 方丈洲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方丈在汉语中主要有两层核心含义,分别与建筑空间和佛教职务相关,其释义及来源如下:

一、建筑空间释义

指一丈见方的居室,形容狭小简朴的居住环境。

来源依据: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记载:“方丈,一丈见方。《庄子·天下》:‘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方丈之室,而游刃有余。’”此义项亦见于《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强调其本义为面积单位。

二、佛教职务释义

  1. 寺院住持的尊称

    指佛教寺院中统领僧众、主持事务的最高领导者。

    来源依据: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释:“方丈,禅寺之住持也。因其所居之处为‘方丈室’,故以室名代称其人。”

    中国佛教协会官网《佛教常识答问》明确:“方丈是汉传佛教对寺院最高负责人的称谓。”

  2. 方丈室的代称

    特指寺院住持居住、处理事务的房间,典故源于维摩诘居士的居室仅一丈见方却容量无限。

    来源依据:

    《维摩诘经·不可思议品》载:“维摩诘其卧疾于丈室,而容三万二千师子座。”唐代《释氏要览》引申:“今禅宗称住持所居曰方丈,盖取此义。”

三、文化延伸

“方丈”一词融合了物质空间的具象性与宗教领袖的象征性,折射出汉语词汇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语义演变。其双重含义在历代文献中均有延续,如白居易《秋居书怀》中“丈室可容身”,及《水浒传》鲁智深任“五台山方丈”的职务记载。

注: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佛学大辞典》及佛教经典原文,释义权威性源于学术辞书与宗教典籍的双重支撑。

网络扩展解释

“方丈”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面积单位或空间描述

    • 读作fāng zhàng 时,指“一丈见方”或“平方丈”的面积单位。例如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即形容房间狭小。
  2. 宗教场所的特定称谓

    • 读作fāng zhang 时,有两种含义:
      • 住持的居室:因传统住持房间多为“一丈见方”而得名。
      • 宗教领袖的职位:佛教和道教中寺院或道观的最高管理者,即“住持”。

二、宗教语境下的延伸

  1. 道教中的方丈

    • 道教全真派十方丛林的最高领导者,需受三坛大戒并通过严格选拔,负责传道、管理宫观事务及维护宗教传统。
    • 源自“人心方寸,天心方丈”的理念,象征对修道者的精神引领。
  2. 佛教中的方丈

    • 佛教寺院住持的别称,职责包括主持宗教活动、管理僧团等。该称谓最初借用了道教词汇。

三、神话与历史渊源

  1. 海上仙山“方丈”
    • 古代神话中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之一,传为仙人居所,含长生不老之秘。秦始皇曾派人寻访此山。

四、其他特殊用法


“方丈”的释义需结合读音与语境判断,既可指具体的空间单位,也可象征宗教权威,还承载着神话色彩。如需进一步了解宗教职责或历史典故,可查看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薄伎飙飘炳麟璧堂偿补成心赤茀鸱吻创刃出敕单皮到不的道诲地幔定西番迪斯尼乐园斗巧宴俸粢阜茂丐沐冠古官勇画荒讙动回军火山解剑拜仇洁馨记録本津遣窘狭九扈居处钜海遽惕宽释枯迳亮莹莹炼铜萌隶靡膴挠虎樵拾请脉全羽认真热气日施熌灼沈乱撕心裂肺所荷台照天飞物论五土乡进乡镇企业弦木闲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