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柳谷 ”。亦作“桺穀”。古以为主西方之官 和仲 所居,日入之处。《周礼·天官·缝人》“衣翣柳之材” 汉 郑玄 注:“《书》曰:‘分命 和仲 度西,曰 柳穀 。’” 孙诒让 正义:“柳者诸色所聚,日将没,其色赤,兼有餘色,故云柳穀。”一本作“桺穀”。《史记·五帝本纪》“申命 和仲 ,居西土,曰 昧谷 ” 裴駰 集解引 晋 徐广 曰:“一作‘柳谷’。日入于谷而天下冥,故曰 昧谷 。此居治西方之官,掌秋天之政也。”
见“ 柳穀 ”。
“柳谷”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语,其解释需结合古代文献和现代用法:
古代天文与职官含义
源自《周礼·天官·缝人》及郑玄注,指西方日落之处,为主管西方之官“和仲”的居所,象征日入方位。如《史记·五帝本纪》中“昧谷”与“柳谷”相通,关联秋季的职掌。
字义解析
现代引申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草木繁茂的山谷”,强调自然景观的优美,可能与古典意象的衍生有关。
注意:古代文献中“柳谷”多写作“桺穀”或“柳谷”,需结合上下文区分具体指向。若需深入考据,建议参考《周礼》《史记》等原典及权威注疏。
柳谷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木和谷。柳谷的拆分笔画为九画,其中木部为四画,谷部为五画。
柳谷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汉字形态。在繁体字中,柳谷的写法是樓穀。樓指楼阁,穀是古代祭祀时用来装谷物的容器。因此,樓穀这个词可用来表示储存谷物的楼阁。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柳谷的形态可能会与现代不完全一样。根据殷墟甲骨文的记载,柳字早期是由两个重复的木字组成的,后来的卜辞中出现了一个示敌从宜的旁加于柳字上。而谷字则是古代写作穀,穀字中有一个田字旁,表示田地中收获的谷物。
以下是一些关于柳谷的例句:
1. 那座柳谷中的楼阁保存着丰富的谷物,保证了人民的粮食供应。
2. 在农历秋天,人们会举行感恩祭,把收获的谷物存放在柳谷中。
除了柳谷这个词,还有一些相关的组词。
柳林:指种植柳树的地方。
谷底:指山谷中的低洼地带。
近义词包括:粮仓、粮库,都指存放谷物的地方。
反义词则是:禾田,指种植谷物的农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