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缌麻服的意思、缌麻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缌麻服的解释

指为期三月的丧服。 宋 刘斧 《青琐高议后集·汾阳王郭子仪》:“公后有大功,累加尚父,女适公侯,男尚公主,门下吏俱为卿相,僕使建节者数人,居家三百口,二十年无緦麻服, 唐 室第一人也。”《清史稿·礼志十二》:“ 顺治 三年,定丧服制,列图於律,颁行中外。 道光 四年,增辑《大清通礼》,所载冠、服、絰、屨,多沿前代旧制。制服五……曰緦麻服,细白布,絰带同,素屨无饰。”参见“ 緦麻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缌麻服是中国古代丧服制度“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用于关系较远的亲属去世时穿戴。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缌麻服是用细熟麻布制成的丧服,服期为三个月。其名称中“缌”指精细麻布,“麻”指材质,“服”即丧服()。

二、核心特征

  1. 材质与形制
    采用最轻薄的细麻布制作,质地比大功、小功等丧服更精细()。

  2. 服丧期限
    穿戴时间最短,仅需三个月()。

  3. 适用亲属范围

    • 本宗亲属:高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等
    • 外姓亲属:表兄弟、岳父母、女婿等()
      例如《青琐高议》记载,郭子仪家族因显赫地位“二十年无缌麻服”()。

三、历史背景

缌麻服属于“五服制度”中的第五等,与斩衰(三年)、齐衰(一年)、大功(九月)、小功(五月)共同构成中国古代区分亲属关系的礼仪体系()。通过丧服等级体现“亲疏有别”的社会伦理()。

四、文化意义

作为五服制度中最轻的一级,缌麻服既保留了最低限度的哀悼仪式,又避免了过度消耗社会资源,反映了古代礼制中“哀而不伤”的平衡理念()。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典籍记载,如需查看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青琐高议》《清史稿》等原始出处。

网络扩展解释二

缌麻服: 含义与来源

《缌麻服》是一个成语,形容人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在《论语·乡党篇》中有相关记载,“髡他缌麻,终日言不可则”。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缌麻服》可以得到:缌(细线)+ 麻(一种植物的纤维)+ 服(穿着的衣物)。

《缌麻服》共有14个笔画: 缌(5画)+ 麻(11画)+ 服(8画)。

繁体写法

繁体字中的《缌麻服》为《緦麻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缌的写法为虒,麻的写法为蔴,服的写法为衭。因此,古时候汉字写法为《虒蔴衭》。

例句

他身上穿着的衣服破烂不堪,简直像个《缌麻服》。

组词

缌衣(指质地细薄的衣服)、缌麻纱(用细麻纤维织成的纱线)。

近义词

破烂衣服、衣衫褴褛、襤褸不齐、穿旧衣服。

反义词

锦衣玉服、华丽衣物、整洁衣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