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蛮书的意思、蛮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蛮书的解释

给蛮方的战书。 明 钱邦芑 《送侯若孩从军》诗:“墨磨铁盾飞新檄,箭射蛮书下故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蛮书”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词语基本解释

  1. 字面构成:由“蛮”(古代对南方民族的泛称)和“书”(文书)组合而成。
  2. 狭义指代:特指古代中国向南方少数民族政权发出的战书或官方文书,常见于文献中的军事外交场景。例如明代钱邦芑诗句“箭射蛮书下故城”即描写此类场景。

二、作为书名《蛮书》的专指

  1. 作者与背景:唐代樊绰于咸通三年(862年)任岭南西道节度使时,受命蔡袭主持编撰,记载南诏(今云南地区)历史、地理、民族等内容的专著。
  2. 内容特点:全书十卷,详细记述六诏(南诏前身)的种族分化、风俗习惯、山川地理及与唐朝的军事关系,是现存最早系统记录云南地区历史的舆志文献。
  3. 版本与价值:原书已佚,今本辑录自《永乐大典》,近代向达的《蛮书校注》是重要校勘本。该书对研究唐代云南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被《四库提要》评价为“舆志中最古之本”。

注:该词在当代使用较少,主要见于历史文献及古典文学研究中。若需更深入探讨,可参考《蛮书校注》等专业研究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蛮书》的意思

《蛮书》指的是一本古代著作,主要通过对蛮族(指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进行描述和分析,反映了当时对南方地区的了解和认知。

《蛮书》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蛮书》的拆分部首是“虍”和“页”,其中“虍”通常表示虎,而“页”表示革。它的拆分笔画是18画。

《蛮书》的来源

《蛮书》最早出现在东汉末年,作者是张衡。他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被誉为“东汉三逸”。他在《蛮书》中详细记载了南方蛮族的风俗、语言、习俗等内容。

《蛮书》的繁体

《蛮书》的繁体字为「蠻書」。在繁体字中,「蠻」代表蛮族,而「書」表示书籍的意思。

《蛮书》的古时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蛮书》的古时汉字写法为「蠻書」,其中「蠻」的写法中间有一个「⺦」字旁,表示野兽的象形;「書」的旧字形中间没有横折的线条。

《蛮书》的例句

《蛮书》中的例句是:“夫蛮民之於我中华,犹妇人之於夫家焉。”这句话意思是蛮族对于中华民族的关系,就像妇人对于丈夫家庭的关系一样。

《蛮书》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蛮书》的组词包括:蛮族、蛮夷、蛮荒等。近义词可以是:南方族群、异域民族等。反义词可以是:华族、中原文化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