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脚跺地。多形容情绪激昂或极其悲伤、着急。《韩非子·初见秦》:“闻战顿足徒裼,犯白6*刃,蹈鑪炭,断死於前者,皆是也。” 唐 杜甫 《兵车行》:“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吕无病》:“女握手哽咽,顿足不能出声。” 刘半农 《扬鞭集·学徒苦》:“呱呱儿啼,主妇震怒,拍案顿足,辱及学徒父母!”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顿足汉语 快速查询。
顿足
指因情绪激动(如愤怒、悲痛、懊悔等)而用力跺脚的动作,是汉语中表达强烈情感的身体行为词汇。
“顿足”由“顿”与“足”组合而成:
二字结合后,字面意为“以脚跺地”,实际强调因情绪失控而反复跺脚的动作状态。
“考叔顿足曰:‘子憾及黄泉矣!’”
此处借顿足表达极度懊悔之情。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
虽未直用“顿足”,但“踌躇”与悲怆场景呼应,后世注家常以“顿足悲叹”解读玄宗心境。
顿足多关联三类情绪:
常见于文学描写与口语强调,如:
“他顿足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凸显说话者的悔恨或焦躁情绪,具强烈画面感。
参考来源:
汉典“顿足”释义(https://www.zdic.net/hans/顿足)
国学大师《东周列国志》原文库(https://www.guoxuedashi.com)
汉语大词典数据库·白居易诗注(https://www.hanyudacidian.cn)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顿足”条目
“顿足”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顿足”指用脚跺地,多用于形容人在情绪激动时的动作,如着急、愤怒、悲伤或懊悔等状态。例如《东周列国志》中“庄公顿足叹曰”即体现了因担忧而焦急的情绪。
总结来看,“顿足”通过肢体动作强化情感表达,常见于描述强烈负面情绪的场景,兼具文学性与口语化特征。
白稻白鱼入舟豹脚蚊倍日并行倍式倡园超度众生尺缣臭不可闻踹街马篡畔窜死地崩山摧堤工低仰滴注地转杜陵野客饿莩载道忿怒富贵利达观衅伺隙榖桑韩马皓旰浩眇鹤颈加仑将功折过较长絜短叫苦连天讦犯解夏草经子举步如飞牢落乐卿连反陵室留种马船盲瞀年月疲乏娉币七彩轻载稽首再拜人事代谢筛酒山桂稍房势焰熏天叔公説解恬不为怪甜雪小汇报小建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