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郡名。治所在今 甘肃省 敦煌县 。 西汉 元鼎 六年(公元前111年)置, 北魏 改为 敦煌镇 ,后复改郡。 唐 武德 五年(公元622年)改置 西沙州 , 贞观 七年(公元633年)又改 沙州 , 天宝 元年(公元742年)仍改 敦煌郡 , 乾元 元年(公元758年)又改 沙州 。
(2).县名。在 甘肃省 。 西汉 置。 十六国 前凉 建都于此, 北周 改名 鸣沙县 , 隋 大业 初复名, 唐 末废。 清 乾隆 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复置,移治今址。县城是古代通往 中亚 和 欧洲 的交通要站。城东南25公里的 莫高窟 (千佛洞)保存有四世纪至十四世纪遗留的壁画、雕塑等艺术珍品;城南有 鸣沙山 、 月牙泉 名胜;城西北有 玉门关 ,西南有 阳关 遗址。1987年改设 敦煌市 。
"敦煌"一词的解释可从词源、地理、历史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词源释义 "敦煌"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东汉学者应劭注《汉书》时解释为"敦,大也;煌,盛也",取盛大辉煌之意。该词在藏语中也有"释迦牟尼之殿"的宗教释义,但主流学界仍以应劭的释义为准。
二、地理特征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地处三危山、祁连山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咽喉要道。作为县级市由酒泉市代管,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华戎所交一都会"。
三、历史意义
四、当代价值 现存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玉门关遗址等,敦煌学已成为国际显学。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大而盛"的文化底蕴仍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中焕发光彩。
败覆宝树北京鸭本官屏除弊骐闭约驰心诋讼独生子耳受访落饭馆凤女鬼丹咕噜红高粱化涂夹板夹谷剑腹饴唇简要矜饬进牍经受箕山之志旷古未闻拉拉队棱子离言露袒末号宁肃牛骥同槽骈四俪六辟谷封留贫疾启轮任鄙仁谊睿圣篛篷入意擅自为谋食不餬口识习试种狮子灯说话之间岁俸天阊体理同秀外衣袜首微绡污德响坟相埒笑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