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顿萃 ”。亦作“顿瘁”。困顿憔悴貌。《荀子·富国》:“劳苦顿萃而愈无功,愀然忧戚非乐而日不和。”《文选·王褒<洞箫赋>》:“ 桀 跖 鬻博,儡以顿顇。” 李善 注:“顇,即愁顇也。”《文选·潘岳<******赋>》:“容貌儡以顿悴兮,左右凄其相慜。” 张铣 注:“顿悴,憔悴也。”一本作“ 顿顇 ”。 清 钱谦益 《嫁女词》之一:“十载违汝家,顿顇类媰孀。”
"顿悴"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含义主要可从字义拆分与古籍用例中理解:
顿
悴
顿悴形容人因长期劳苦、忧患而呈现的身心交瘁、萎靡不振的状态,核心含义包括:
例证:
《后汉书·冯衍传》:"年衰岁暮,悼无成功,将西田牧肥饶之野,殖生产,修孝道,营宗庙,广祭祀。然后阖门讲习道德,观览乎孔老之论,庶几乎松乔之福。上陇阪,陟高冈,游精宇宙,流目八纮。历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古得失之风,愍道陵迟,伤德分崩。夫睹其终必原其始,故存其人而咏其道。疆理九野,经营五山,眇然有思陵云之意。乃作赋自厉,命其篇曰《显志》。显志者,言光明风化之情,昭章玄妙之思也。……久栖迟于小官,不得舒其所怀。抑心折节,意凄情悲。"(冯衍晚年境遇坎坷,文中"抑心折节,意凄情悲"即"顿悴"之态)
释"顿悴"为:"困顿憔悴。" 参见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12卷第210页。
注:"顿悴,同'顿萃',困顿萎靡。" 参见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347页。
指出"悴"含"面色枯槁"义,与"顿"组合强化困苦之态。参见中华书局,2000年,第105页。
结语
"顿悴"凝结了古人对身心双重磨难的深刻体悟,其语义在《后汉书》《淮南子》等典籍中一脉相承,现代汉语虽罕用,但仍是解读古典文本的关键词。
“顿悴”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ùn cuì(注音:ㄉㄨㄣˋ ㄘㄨㄟˋ),其核心含义为困顿憔悴的样子。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词在古籍中有多种变体写法,包括:
现代汉语中,“顿悴”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学研究或特定语境下的书面表达,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例句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注疏。
安寐白鹤茶鼻儿博学多闻层观曾母投杼缠足朝命晨钟暮鼓赤诵抽陀螺传风翠剡打馆搭护呆大到加丢灵肚包趸账敦祗焚券革逐鬼罗襦黄氅晃然汇款单胡唚假借义建材降辇交门宫进种善羣军所抗高窟薮廉廉料度利比亚流恸末编沤库弃甲倒戈穷岩欺羽全壶沙三生母鱼深邃摄衰师直为壮收之桑榆踏槐黄天邃通班同游透骨草五事小岁贺谢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