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 回谿 ,终能奋翼 黽池 ,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唐 白居易 《论行营状》:“古人云:‘收之桑榆,事犹未晚。’” 鲁迅 《<华盖集>后记》:“所以赶紧订正于此,庶几‘收之桑榆’云。”亦省作“ 收桑榆 ”。 宋 王安石 《赠张康》诗:“逝将收桑榆,邀子寂寞滨。”
“收之桑榆”是一个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该成语源自《后汉书·冯异传》,原文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其中:
唐代白居易曾引用此成语劝谏政事,现代也常见于文学作品或考试(如中考语文词汇),提醒人们以长远眼光看待得失。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用例或演变,可参考《后汉书》原文及权威词典释义来源。
《收之桑榆》是一句成语,形容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欣赏。这个成语源于《史记·平准书》。其中“桑榆”指的是太阳落山的时候,意味着日落西山的美景;而“收之”表示得到了、接受了。因此,《收之桑榆》的意思就是捕捉并珍惜美好的时光和事物。
将《收之桑榆》这个成语拆分开来,可以分解为三个部首:“攵”、“木”和“木”,笔画总数为16画。
《收之桑榆》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献《史记·平准书》。在该书中,成语被用来形容人们对逝去时光的珍惜之情。
成语的繁体字为「收之桑榆」,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成语《收之桑榆》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现代汉字写法与古代相同。
1. 他懂得珍惜岁月的流逝,深深体会到《收之桑榆》的美好。
2. 学会《收之桑榆》,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惊喜。
以“收”字为词根,可以衍生出一些与《收之桑榆》相关的词语,比如:“收获”、“收藏”、“收成”等。
与《收之桑榆》意思相近的成语有:“把握时间”、“焚膏继晷”、“珍惜时光”等。
与《收之桑榆》意思相反的成语有:“浪费光阴”、“虚度光阴”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