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短亭的意思、短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短亭的解释

[pavilion which distance from the city is five li] 离城五里的亭子叫短亭(离城十里的亭子叫长亭)

详细解释

旧时城外大道旁,五里设短亭,十里设长亭,为行人休憩或送行饯别之所。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唐 李白 《菩萨蛮》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宋 周邦彦 《瑞鹤仙》词:“过短亭,何用素约?” 明 杨慎 《三岔驿》诗:“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清 蒋春霖 《垂杨·送陈百生北游》词:“偷弹老泪。向短亭话别,兰舟重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短亭是中国古代驿道旁供行人休憩或送别的建筑设施,具有特定的空间意义与文化内涵。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短亭指古代驿道旁每隔五里设置的休息场所,与“长亭”(十里一设)形成空间序列。《汉语大词典》定义为:“古时城外五里处所设亭舍,供行人歇息或送别之用。”其形制通常小于长亭,功能侧重于短暂停留。

二、功能与文化象征

  1. 交通功能

    作为驿站体系的组成部分,短亭为旅人提供饮水、避雨等基础服务,常见于陆路交通要道(《中国古代交通史》,中华书局)。

  2. 送别意象

    与长亭共同构成送别场景的文学符号,如李白《菩萨蛮》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象征离愁的绵延不断。

三、建筑形制考据

据《营造法式》记载,短亭多为四柱敞开式结构,无门窗隔断,面积约10-15平方米。其选址常依傍古树或水源,与长亭形成“五里一短,十里一长”的规律分布(《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三联书店)。

四、文学意象演变

唐宋诗词中,“短亭”渐从实体建筑转化为时空符号: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傅璇琮.《唐宋词百科大辞典》. 学苑出版社, 2018.
  3.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 科学出版社, 2020.

网络扩展解释

“短亭”是古代交通驿站中的重要设施,其含义和用途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1. 基本定义
    短亭指旧时城外大道旁设置的亭子,与长亭共同构成古代驿道休息体系。其名称源于设置距离:五里设短亭,十里设长亭(如、3、4所述)。

  2. 功能用途
    兼具实用与情感功能:

    • 行人休憩:为长途跋涉者提供歇脚场所
    • 送别饯行:成为亲友离别的典型场景(、7中李白《菩萨蛮》的“长亭更短亭”即体现此意象)
  3. 文学象征
    在诗词中常与长亭组合使用,形成双重意象:

    • 空间上:通过“十里五里”的重复(引庾信《哀江南赋》),暗示旅途遥远
    • 情感上:强化离愁别绪,如所引周邦彦词中“过短亭”的怅惘
  4. 历史演变
    虽唐代已见相关记载(如引李白诗句),但设置制度可追溯至秦汉邮亭体系,后逐渐演变为文化符号。宋代以后更多见于文学作品而非实际交通设施。

别人正在浏览...

安喻八合识鼈令伯鹩蚕蛹长戟八十斤倡门巉屼黜华畜眼出液丹林得度电表殿虎都骑佛欢喜日隔宿关请过罗黄桦弓狐媚虎体熊腰菁羹惊鸿艳影急迫眷赏君亲兰臭利颖聋竈緑叶成阴僈楛靡衣媮食沐露梳风难本内院啮梨女真潜画前院软科学生产手段慎守沈薶矢心不二树发说明文司鸿四左所费不资嘽嘽踏实題主通厮脚儿忳诚往还我师禽无介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