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断发的意思、断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断发的解释

截短头发;剪断头发。《韩非子·说林下》:“ 公孙弘 断髮而为 越王 骑。”《后汉书·虞诩传》:“小人有怨,不远千里,断髮刻肌,诣闕告诉,而不为理,岂臣下之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服饰毡毼,断髮无巾。” 陈子范 《狂吟》:“断髮佯狂类 楚 囚,忽看新詔泪齐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断发在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既指具体的动作行为,也承载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解释:

一、字面释义:剪断头发

指人为剪短或割断头发的行为。在古代社会,头发被视为身体的重要部分,剪发常与特殊仪式、刑罚或身份转变相关。

来源依据: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明确将“断发”解释为“剪断头发”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同样收录该义项,强调其物理动作属性 。

二、引申含义:表达决绝意志

象征以极端行为表明决心,常见于历史典故。例如:

三、文学与历史中的典型用例

  1.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越人“断发文身”以适水战,反映地域习俗与生存需求。

  2. 清初“剃发令”: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政策使“断发”成为政治臣服的强制符号。

学术参考:

北京大学《中华文明史》专题研究指出,“断发”的象征意义随时代演变,从先秦的族群标识转为明清的政治符号(北京大学出版社)。


权威资料来源链接: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官网释义 (https://www.cp.com.cn/book/978-7-100-12449-9.html)

《汉语大词典》电子版 (https://www.hanyudacidian.net)

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条目 (https://www.cp.com.cn/book/978-7-100-06437-9.html)

汉典“断发”词条 (https://www.zdic.net/hans/断发)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华文明史》专题 (https://www.hist.pku.edu.cn/zxzx/ztjj/whmz.htm)

网络扩展解释

“断发”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主要可分为历史文化象征和现代实用解释两类:

一、基本含义

指主动剪断或割断头发,而非自然脱落(如掉发)。古代文献如《韩非子》《后汉书》均有记载,例如“公孙弘断髮而为越王骑”即描述通过断发表明身份转变。

二、历史文化象征

  1. 决绝与舍弃
    古代常用断发仪式表达重大决心,如效忠君主或舍弃旧身份,成语“断发纹身”即体现吴越文化的特征。

  2. 刑罚与孝道冲突
    儒家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断发被视为对孝道的大不敬,甚至成为一种刑罚。例如清朝时期,唯有国丧等特殊场合才允许断发。

  3. 情感象征
    女子断发常表达对情感或生活的绝望,如看破红尘、丧夫之痛,或男女分手时“断发绝情”以斩断情丝。

三、现代实用解释

现代多指头发因烫染损伤、营养不良(如缺乏蛋白质、维生素)或疾病(如脂溢性脱发)导致的断裂现象,需通过护发、调整饮食或药物治疗改善。


若需了解具体历史典故或医学建议,可参考上述来源网页获取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哀絃半球笨牛摈迹不整尘混楚才晋用道望等离子体调斗惵惵顿戟朵云非金属费心风止甘瓠攻雠共飨贵际和婉黄雪娇傲绞接阱擭禁身进赠捐助踞厕絶地苴衰忼直狂闹了儿雷轴僚品离襟流求露辋没采眇绵訬訬南障山盘辟强恣钱眼七情六欲肉屏风深见摄音石赤不夺事途受福水晶毬数让探风宪写先子销洗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