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都台的意思、都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都台的解释

官署名,即尚书省。 唐 垂拱 元年, 武后 改称尚书省为“都臺”。《新唐书·百官志一》“尚书省”注:“ 龙朔 二年,改尚书省曰中臺…… 垂拱 元年曰都臺。 长安 三年曰中臺。” 明 张瀚 《松窗梦语·宦游纪》:“余始释褐,观政都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都台”是古代中国的官署名,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特定含义:

  1. 核心定义
    主要指唐代尚书省的别称。根据和记载,武则天在垂拱元年(685年)将尚书省改称“都台”,属于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务。

  2. 名称变迁

    • 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称“中台”;
    • 垂拱元年(685年)更名为“都台”;
    • 长安三年(703年)复称“中台”。
  3. 功能与地位
    尚书省作为“都台”时,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负责执行政令、管理官员等核心职能,相当于现代国务院的行政中枢。

  4. 其他用法
    部分文献(如)提到“都台”可比喻某领域的权威人物,但此用法多见于文学性表述,并非官方定义。

注:以上内容综合了唐代官制记载及历史文献,权威性较高的来源为《新唐书》相关注释及现代词典解释(如沪江在线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都台》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都台的意思

《都台》是指古代官员或官邸的称呼,通常用来指代地方行政机构或地方政府的总机构。

拆分部首和笔画

《都台》的拆分部首是「阝」和「台」。它的总笔画数为13画。

来源

《都台》这个词源于古代中国,起初是指官员的住所或办公场所,后来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机构的代称。

繁体

《都台》的繁体字为「都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的「都台」常见的写法有「都臺」、「都㟆」和「都㫖」等。

例句

1. 据史书记载,古代的京城设有多个都台,负责地方行政事务。

2. 这座城市的都台是该地区的政治中心。

组词

都府、都城、地方都、都市

近义词

地方政府、自治机构、行政机关

反义词

中央政府、中央机构、中央行政机关

别人正在浏览...

暧曃按扣拜垫白足僧畚斗冰纹博览古今不露锋芒惨绿愁红长耳公辞爵麤衰丹繶独竖一帜二丑二立輀翣风雨同舟夫税符效高跷高飏挂面归终古者虾蟆烟河平候官画赞楎椸护驾矫抗斤然开中跨积矿穴老鵶老阳辽海栗留灵应拿腰辗动湃湃谯楼丘落取裁驱逐机热闹睿知商参侍赖檀檀跳挞托儿所物怪屋下架屋霞楼象管鸮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