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都國的意思、都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都國的解釋

國都,都城。《荀子·儒效》:“工匠之子莫不繼事,而都國之民安習其服。居 楚 而 楚 ,居 越 而 越 ,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積靡使然也。”《韓非子·揚權》:“故曰:毋富人而貸焉,毋貴人而逼焉,毋專信一人而失其都國焉。” 明 何景明 《子昂畫馬歌》:“籲嗟内乘無人識,想見奔騰過都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都國在漢語詞典中有兩個主要釋義,分别對應不同的曆史語境:

  1. 諸侯封國的都城

    指周代分封制下諸侯國的國都。《漢語大詞典》釋為:“都,國君所居之地;國,諸侯封地。”西周時期,“都”特指有宗廟的城邑,是諸侯國的政治中心。例如《周禮·考工記》載:“匠人營國,方九裡,旁三門”,其中的“國”即諸侯都城。王力《古代漢語》指出,“都”與“國”在先秦常并列使用,強調封地的核心區域。

  2. 通都大邑

    漢代以後引申為繁華的大城市。如《後漢書·仲長統傳》描述:“豪人之室,連棟數百,膏田滿野,奴婢千群,徒附萬計。船車賈販,周于四方;廢居積貯,滿于都城。”此處“都城”泛指大型商業都會。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都”:“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後擴展為人口聚集的都市。


補充說明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M]. 中華書局, 2013.
  3. 《後漢書·仲長統傳》原文(中華經典古籍庫)
  4. 王力. 《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M]. 中華書局, 2018.

網絡擴展解釋

“都國”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詳細解釋

  1. 古代用法
    源自先秦文獻,如《荀子·儒效》提到“都國之民安習其服”,指都城内的百姓習慣本地風俗()。《韓非子·揚權》中“毋專信一人而失其都國”則強調都城對國家的重要性()。此時“都國”特指國家政治中心。

  2. 現代引申義
    現代用法中,“都國”可泛指一個地區的核心地帶,例如形容經濟繁榮、文化集中的城市或區域()。


三、文獻用例


四、注意事項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文獻引用或例句,可參考《荀子》《韓非子》原文或查字典網站()。

别人正在浏覽...

百雜香闆笏吧喳豳歌不經不轉頭昌亭之客籌計俶落淳淳從葬存十一于千百徂謝盜鈴端肅革濁鼓倡古壘海甸紅小鬼胡話徽嫿徽腔回頭路鑒照靖退今世進退路窮禁夜即夕捐背靠邊站靠常兩腳羊斂屦猛将悶歎抹颩磨心槃深鵬鼇破券普度衆生前娘秋俠燃燈佛人面獸心柔穰茹痛三尺布蛇鑽竹洞,曲心還在説唱文學樹型挑針打眼投暮土狗秃楬五熟釜銜發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