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曼殊室利的意思、曼殊室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曼殊室利的解释

梵文的译音。也译作文殊师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等。 中国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 山西 五台山 。与 普贤 左右随侍 释迦牟尼 ,司智慧。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塑像多骑狮子,表示智慧威猛。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秣菟罗国》:“ 释迦如来 诸圣弟子遗身窣堵波,谓 舍利子 …… 曼殊室利 诸菩萨窣堵波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曼殊室利,梵语“Mañjuśrī”的音译,是佛教中重要的菩萨名号,其含义与地位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梵文语义与意译
    梵文分解为“Mañju”(意为美妙、柔和)和“śrī”(意为吉祥、光明),故整体意译为“妙吉祥”或“妙德”。其名称体现了智慧与祥瑞的象征意义,在佛教经典中常被尊称为“法王子”,即佛陀教法的继承者。

  2. 身份与地位
    曼殊室利即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三者合称“华严三圣”。其代表智慧德性,居菩萨之首,经典中记载其显灵道场位于中国山西五台山。

  3. 形象特征与象征
    文殊菩萨常被塑造成顶结五髻(象征五智)、手持宝剑(喻斩断无明烦恼)和般若经卷(表智慧正法),骑乘青狮子(象征智慧威猛)的形象。此造型旨在通过视觉符号传递其核心教义。

  4. 跨宗教影响
    在道教体系中,文殊菩萨被称为“文殊广法天尊”,体现了佛教与本土宗教文化的融合。此外,“曼殊”一词在清代文献中曾作为满洲的别称,但此用法与佛教概念无直接关联。

“曼殊室利”既是梵语音译词,也是佛教智慧信仰的具象化符号,其内涵覆盖语言学、宗教义理及艺术表现等多个层面。

网络扩展解释二

曼殊室利的意思

《曼殊室利》(Mānshūshìlì)是一个佛教术语,意为“曼殊菩萨所住的居所”。在佛经中,曼殊菩萨是一个拥有慈悲心和智慧的菩萨,被认为居住在一个美丽而纯净的地方,被称为曼殊室利。

拆分部首和笔画

《曼殊室利》这个词的部首是「宀」。按照部首拆分,它的组成部分是「宀」、「氵」和「利」,分别对应于“宀”、“水”和“利”这三个部首。

根据笔画顺序,「宀」有3画,「氵」有3画,「利」有7画,所以整个词的总笔画数为13画。

来源及繁体

《曼殊室利》是从梵文的《曼殊室利经》(Mañjuśrī-nāma-saṁgītī)翻译而来的。这部经典中描述了曼殊菩萨的教诲和修行,被*********广泛传颂。

关于繁体字的写法,「曼」、「殊」、「室」和「利」在繁体字中的形状和简体字大致相同,只是用繁体字的笔画形式来书写。

古时候汉字写法

尽管《曼殊室利》是从梵文译成的汉字,但在古代汉字的演变中,它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由于古代文字的发展和变化,汉字的形状和结构会出现差异。

古时候,「曼殊室利」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差异,但整体的意思和含义保持一致。

例句

1. 修行者梦到了曼殊室利的美丽景象,感到无比欢喜。

2. 每年冬天,寺庙会举行庆祝曼殊室利诞辰的盛大仪式。

3. 在佛教经典中,曼殊室利被描绘为一个拥有无尽智慧和慈悲心的菩萨。

组词

曼殊室利菩萨、曼殊室利经、曼殊室利庆典、曼殊室利教诲等。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慈悲、智慧、菩萨、诸佛。

反义词:无情、无知、凡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