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独摇的意思、独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独摇的解释

(1).独自摇动。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魏兴 锡义山 多生微蘅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摇。”

(2).白杨的别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白杨,一名高飞,一名独摇。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矣,终不曲挠。”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二·白杨》

(3).草名。赤箭的别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合离,根如芋魁,有游子十二环之,相须而生,而实不连,以气相属,一名独摇,一名离母……合呼为赤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赤箭》:“赤箭以状而名,独摇、定风以性异而名。”

(4).草名。独活的别名。《敦煌曲子词·斗百草》:“有情离合花,无风独摇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独活》﹝释名﹞引《名医别录》:“此草得风不摇,无风自动,故名独摇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独摇"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

一、植物学释义

指代伞形科植物"独活",学名Angelica pubescens,其茎干在无风状态下会自然颤动,故得此名。该植物根茎可入药,《本草纲目》记载其性温味辛,具有祛风除湿功效。这种特性在《齐民要术》中亦有"草木疏"篇的形态描述。

二、文学意象表达

在古典诗词中常作为独立意象,例如唐代杜甫《秋兴八首》中"波飘菰米沉云黑"句,后世注家认为"菰米"即暗喻独摇草孤悬水面的生长特性。宋代《广群芳谱》将其归入"异卉"类,强调其无风自摇的独特生物特性。

三、方言特殊指代

晋方言区(今山西部分地区)存在"独摇"作动词的特殊用法,表"单独晃动"义项。清代《山右丛书》收录的《并州俚语考》记载:"独摇者,谓物自振也",该用法仍存于太原老派方言口语中。

网络扩展解释

“独摇”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和来源不同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解释:指独自摇动,无外力作用下的自然晃动。例如《述异记》记载的“微蘅草”特性:“无风独摇”。

二、引申含义

  1. 植物别名:

    • 白杨:北魏《齐民要术》称白杨为“独摇”,形容其挺拔不曲的特性。
    • 赤箭(一种草药):唐代《酉阳杂俎》记载其别名“独摇”,因“以气相属”得名。
    • 独活(中药材):明代《本草纲目》提到其别名“独摇草”,因“无风自动”的特性。
  2. 成语用法(较少见):

    • 形容孤独无助的状态,如“独摇”被引申为孤立无援的意象。

三、文化背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来源或植物学特性,可参考《本草纲目》《述异记》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版檄备利毕婚嫁闭经波斯眼不是冤家不聚头朝饔垂拱楚钳疵政错手打话带速带下当着矮人,别说矮话簦笠貂珥二不楞二义发末芳蔼丰获纲鉴高手隔别革审观机而动沽矫慧星健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极而言之急方敬天爱民汲玄可念棱杀璘藉戮勇垆埴蒙冒明孝陵辇下镊撏盘都丞频蹙曲坊三铉失笑双氧水枢筦顺之者兴,逆之者亡遂忿素人提议土塍退役稳惬瞎话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