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搖的意思、獨搖的詳細解釋
獨搖的解釋
(1).獨自搖動。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魏興 錫義山 多生微蘅草,有風不偃,無風獨搖。”
(2).白楊的别名。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榆白楊》:“白楊,一名高飛,一名獨搖。性甚勁直,堪為屋材,折則折矣,終不曲撓。”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本二·白楊》。
(3).草名。赤箭的别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草篇》:“合離,根如芋魁,有遊子十二環之,相須而生,而實不連,以氣相屬,一名獨搖,一名離母……合呼為赤箭。”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赤箭》:“赤箭以狀而名,獨搖、定風以性異而名。”
(4).草名。獨活的别名。《敦煌曲子詞·鬥百草》:“有情離合花,無風獨搖草。”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獨活》﹝釋名﹞引《名醫别錄》:“此草得風不搖,無風自動,故名獨搖草。”
詞語分解
- 獨的解釋 獨 (獨) ú 單一,隻有一個:獨唱。獨立。獨霸。 * 。獨創。獨特。獨辟蹊徑(喻獨創新風格或新方法)。獨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銳,見解高超)。 老而無子:鳏寡孤獨。 難道,豈:“君獨不見夫趣(趨)市者乎?
- 搖的解釋 搖 á 擺動:搖曳。搖晃。搖蕩。搖籃。動搖。搖擺。搖頭擺尾。搖搖欲墜。扶搖直上。 往上升:風舉雲搖。 擺撼晃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獨搖”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和來源不同有以下幾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
- 字面解釋:指獨自搖動,無外力作用下的自然晃動。例如《述異記》記載的“微蘅草”特性:“無風獨搖”。
二、引申含義
-
植物别名:
- 白楊:北魏《齊民要術》稱白楊為“獨搖”,形容其挺拔不曲的特性。
- 赤箭(一種草藥):唐代《酉陽雜俎》記載其别名“獨搖”,因“以氣相屬”得名。
- 獨活(中藥材):明代《本草綱目》提到其别名“獨搖草”,因“無風自動”的特性。
-
成語用法(較少見):
- 形容孤獨無助的狀态,如“獨搖”被引申為孤立無援的意象。
三、文化背景
- 古代文獻中,“獨搖”多用于描述植物特性,如白楊的堅韌、草藥的動态特征,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現象的觀察與詩意命名。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來源或植物學特性,可參考《本草綱目》《述異記》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獨搖(dú yáo)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獨”和“搖”組成。下面我将為您提供關于獨搖的更多信息:
【部首和筆畫】:
- “獨”字的部首是“犬”,共有4個筆畫。
- “搖”字的部首是“手”,共有15個筆畫。
【來源】:
獨搖是由兩個單字組合而成的,每個字都有自己的意義。獨指獨自、單獨,搖表示搖動、晃動。
【繁體】:
繁體字中“獨搖”仍然使用“獨”和“搖”的簡化形式,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獨搖的寫法也與現代相同,沒有具體的差異。
【例句】:
1. 他獨搖着竹籃走在鄉間小路上。
2. 風吹樹葉獨搖,落英缤紛美不勝收。
【組詞】:
獨搖作為一個詞語,本身已經是一個組合詞,不常與其他詞語搭配使用。
【近義詞】:
獨熱、獨自、單獨、獨行等詞語可以視為與獨搖近義詞。
【反義詞】:
合搖、共搖、同搖等詞語可以視為與獨搖反義詞。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