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獨搖的意思、獨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獨搖的解釋

(1).獨自搖動。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魏興 錫義山 多生微蘅草,有風不偃,無風獨搖。”

(2).白楊的别名。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榆白楊》:“白楊,一名高飛,一名獨搖。性甚勁直,堪為屋材,折則折矣,終不曲撓。”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本二·白楊》

(3).草名。赤箭的别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草篇》:“合離,根如芋魁,有遊子十二環之,相須而生,而實不連,以氣相屬,一名獨搖,一名離母……合呼為赤箭。”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赤箭》:“赤箭以狀而名,獨搖、定風以性異而名。”

(4).草名。獨活的别名。《敦煌曲子詞·鬥百草》:“有情離合花,無風獨搖草。”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獨活》﹝釋名﹞引《名醫别錄》:“此草得風不搖,無風自動,故名獨搖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獨搖"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

一、植物學釋義

指代傘形科植物"獨活",學名Angelica pubescens,其莖幹在無風狀态下會自然顫動,故得此名。該植物根莖可入藥,《本草綱目》記載其性溫味辛,具有祛風除濕功效。這種特性在《齊民要術》中亦有"草木疏"篇的形态描述。

二、文學意象表達

在古典詩詞中常作為獨立意象,例如唐代杜甫《秋興八首》中"波飄菰米沉雲黑"句,後世注家認為"菰米"即暗喻獨搖草孤懸水面的生長特性。宋代《廣群芳譜》将其歸入"異卉"類,強調其無風自搖的獨特生物特性。

三、方言特殊指代

晉方言區(今山西部分地區)存在"獨搖"作動詞的特殊用法,表"單獨晃動"義項。清代《山右叢書》收錄的《并州俚語考》記載:"獨搖者,謂物自振也",該用法仍存于太原老派方言口語中。

網絡擴展解釋

“獨搖”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和來源不同有以下幾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指獨自搖動,無外力作用下的自然晃動。例如《述異記》記載的“微蘅草”特性:“無風獨搖”。

二、引申含義

  1. 植物别名:

    • 白楊:北魏《齊民要術》稱白楊為“獨搖”,形容其挺拔不曲的特性。
    • 赤箭(一種草藥):唐代《酉陽雜俎》記載其别名“獨搖”,因“以氣相屬”得名。
    • 獨活(中藥材):明代《本草綱目》提到其别名“獨搖草”,因“無風自動”的特性。
  2. 成語用法(較少見):

    • 形容孤獨無助的狀态,如“獨搖”被引申為孤立無援的意象。

三、文化背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來源或植物學特性,可參考《本草綱目》《述異記》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安勸不手乘虛熾曝瞅睬愁畏唇齒村頭斷詞頓開反側子飛翔芬飶風向高層庚伏詭讬國際電影節鼓鰓寒栖結葦進卷幾腔救饷絶世無雙隽詞抗迹扣關連作溜開隴塞麻點冒失鬼扪索妙儀怒發女直排闼直入殍殕倩巧衾裯不掩乞閑桑蓋生捕聖範深睡申約施不望報十六國四溟宿澤亭曈荼錦尪懦委笄甕天蠡海武舉無與比倫險德颉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