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絜的意思、拘絜的详细解释
拘絜的解释
拘束其身。谓欲清高而反致自缚。《后汉书·仲长统传》:“得拘絜而失才能,非立功之实也。” 李贤 注:“拘絜,谓自拘束而絜其身者,即隐逸之人也。”
词语分解
- 拘的解释 拘 ū 逮捕或扣押:拘捕。拘系。拘留。拘拿。拘囚。拘禁。拘押。 限,限制:拘束。拘谨。不拘小节。 固执,不变通:拘泥。拘礼。拘迂。 拘 ō 遮蔽:“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 笔
- 絜的解释 絜 é 量物体的周围长度;也泛指衡量:“度长絜大。” 古河名,古代中国黄河自孟津以北所分的九条支流之一。 絜 é 古同“洁”,干净。 廉洁。 明亮。 修整;修饰。 笔画数:; 部首:糸;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拘絜”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来源于历史文献。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拼音:jū jié()
- 词性:动词性短语
- 核心含义:指因过度追求清高或自我约束,反而导致自身受缚的状态。带有一定的矛盾性,即本意是保持高洁,却因拘谨而失去实际能力或自由。
2.词义拆解
- 拘:意为拘束、限制。
- 絜:通“洁”,指洁净、高洁,引申为对自身品行的高标准要求。
3.文献出处
- 最早见于《后汉书·仲长统传》:“得拘絜而失才能,非立功之实也。”
- 李贤注:“谓自拘束而絜其身者,即隐逸之人也。”即指隐士因过度清高避世,反而无法施展才能。
4.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拘谨、自缚、隐逸
- 反义词:豁达、洒脱、通权达变
5.现代适用性
- 该词多用于文言语境,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常见于对古籍的解读或文学评论中,需结合具体上下文理解其褒贬倾向(如批判过度清高,或肯定坚守节操)。
如需进一步分析其在不同文献中的语境差异,可参考《后汉书》原文及历代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拘絜
拘絜是一个汉字词语,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拘束、不自由,不放松自然。
部首和笔画
拘絜的部首是纟,笔画总数为11。
来源
拘絜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周礼·地官司徒·大宗伯掌文状》中,意为束紧衣服的带子。后来引申为拘束、羁绊之意。
繁体字
繁体字为拘絜。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拘絜的写法为拘絜,没有变体。
例句
1. 他因为过于拘絜而无法放松。
2. 她的行为举止总是拘絜而紧张。
组词
拘束、羁绊、纠缠。
近义词
拘谨、拘泥、拘束。
反义词
自由、放松。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