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艾席的意思、艾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艾席的解释

用艾草作席子。言生活极清贫。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老莱子》:“ 老莱子 者, 楚 人也。当时世乱,逃世耕於 蒙山 之阳,莞葭为墙,蓬蒿为室,枝木为牀,蓍艾为席。”《梁书·安成王秀传》:“两 韩 之孝友纯深, 庾 郭 之形骸枯槁,或橡饭菁羹,惟日不足,或葭墙艾席,乐在其中。” 清 唐孙华 《双凤村居》诗:“ 凤凰村 畔得吾庐,艾席葭墙称隐居。”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艾席”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定义
    指用艾草编织的席子,常用来形容生活极其清贫。艾草是廉价易得的植物,古人以此制席,体现物质匮乏但安贫乐道的生活状态。

  2. 古籍例证

    • 晋代皇甫谧《高士传·老莱子》提到老莱子隐居时“蓍艾为席”,展现隐士的简朴生活。
    • 《梁书·安成王秀传》中“葭墙艾席,乐在其中”进一步强调清贫中的精神满足。
  3. 象征意义
    该词不仅描述物质条件,更隐含对淡泊、自足生活态度的赞许,常见于赞颂隐士或清廉之士的文本中。

使用场景

补充说明

现代汉语中“艾席”已不常用,但在解读古籍或研究传统文化时仍具参考价值。其核心是通过具体物象(艾草席)映射抽象精神,属于典型的借物喻志手法。

网络扩展解释二

艾席的意思

艾席(ài xí)是一个中文词语,意思是指一种古代的席子,用艾草编织而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艾席的部首是艾(艸),康熙字典中的笔画数是137。

来源

艾席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经过演变和传承,成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语。

繁体

繁体字中的艾席是「艾席」。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艾席的形式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但具体细节不太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例句

我们家里的客厅中放了一张传统的艾席,非常舒适。

组词

艾席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比如:艾草、艾草席、席子等。

近义词

艾席的近义词可以有草席、竹席等。

反义词

艾席的反义词可能没有明确的对立词,可以考虑与其他材料制成的席子相对比,例如:棉席、羊毛席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