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坯墣 ”。
根据权威词典及文献资料,“坯璞”一词的解释如下:
本义
同“坯墣”,指初具规模的事物或未加工的半成品,如未烧制的陶器雏形、未经雕琢的玉石等。
引申义
比喻人、事物的初始状态或潜在资质,如朱熹用“圣贤坯璞”形容具有成为圣贤的潜力但尚未完善的阶段。
“坯璞”是兼具物质与抽象含义的汉语词汇,书面化较强,常见于哲学、文学领域,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未完成但具潜力”的核心内涵。
《坯璞》是一个词汇,表示事物的原始、未经加工的状态。它用来形容素材、艺术品或人的未经雕琢的本质。这个词承载了对自然、真实或朴素的赞美。
《坯璞》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土”部首,右边是“玉”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6画。
《坯璞》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小雅》中的一句诗:“無曾琢青史,朐璞奇其白。” 这句诗描述了一块未经打磨的玉石,暗示着对真实、朴素和纯粹的渴望。后来,这个词汇逐渐被引申为对事物原始状态的称呼。
《坯璞》的繁体字为「坯璞」,字形保留了原本的意思和结构,只是形状上更为复杂和繁琐。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坯璞」的字形与现代略有不同。以「坯」为例,古代用的是「丕」,也可以用「毖」表示。而「璞」一词在古代写作「僕」。
1. 这首诗的韵律和语言还保留着最原始的坯璞之美。
2. 这部电影以坯璞的方式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坯璞的相关词汇有:
1. 坯料
2. 原生
3. 原始
4. 自然
与坯璞意义相近的词语有:
1. 朴素
2. 简单
3. 原始
4. 纯粹
与坯璞意义相反的词语有:
1. 加工
2. 装饰
3. 繁华
4. 精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