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要的意思、通要的详细解释
通要的解释
谓官位显要。 明 李东阳 《<倪文僖公集>序》:“虽中歷巘险,晚登通要,不得尽见于用。” 明 李东阳 《明故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李君士常墓志铭》:“自出翰林为御史,虽极通要,而非其好,竟忧劳以死。”
词语分解
- 通的解释 通 ō 设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 懂得,彻底明了: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 传达: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
- 要的解释 要 à 索取:要账。要价。 希望,想:要强。要好。 请求:她要我给她读报。 重大,值得重视的:重要。要人。要领。纲要。要言不烦。 应该,必须:须要。 将(乶 ):将要。快要。 如果,倘若:要是。 表选
网络扩展解释
“通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官位显要”,多用于形容职位或地位的重要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词义解析
- 通:本义为畅通、连接,引申为通达、显达。
- 要(yào):指重要、关键,此处特指显赫的职位。
- 组合义:指官职显赫或处于关键地位,常见于古代文献中。
-
文献例证
明代李东阳在《<倪文僖公集>序》中写道:“虽中歷巘险,晚登通要,不得尽见于用”,意指历经艰险后虽身居高位,却未能完全施展才能。
二、使用场景
- 古代语境
多用于描述官员仕途的显达,如“极通要”“登通要”等表述,强调官职的重要性。
- 现代延伸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可能作为古语引用。
三、相关例句
- 古籍例句
- “自出翰林为御史,虽极通要,而非其好,竟忧劳以死。”
(出自李东阳墓志铭,指虽居高位却因不喜官职而忧劳去世。)
- 现代造句
四、补充说明
- 易混淆点:需注意与“通衢要道”(交通枢纽)区分,后者侧重地理重要性,而“通要”专指官职显赫。
- 权威参考: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辞海》进一步验证。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上述来源网页获取完整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二
《通要》是什么意思
《通要》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要领、要点、基本内容或大纲。
《通要》的部首和笔画
《通要》的部首是门(+3),总笔画数是16画。
《通要》的来源
《通要》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代的文献中,起初多用于官方文献或政府公文中,用来表示某一事务的基本原则、要领或摘要。
《通要》的繁体
《通要》的繁体字为「通要」,字形与简体字基本相同。
《通要》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通常采用篆书或隶书来书写《通要》,样式与现代的楷书稍有不同。
《通要》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通要》的例句:
- 这本书是学习法律知识的《通要》。
- 这份报告总结了项目的《通要》。
- 学习一门新外语,掌握其基本词汇是学习的《通要》。
《通要》的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与《通要》相关的一些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如下:
- 组词:通常、要求、要素、要点
- 近义词:要领、要害、大意、主旨
- 反义词:细节、琐碎、次要、具体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