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扼险的意思、扼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扼险的解释

控制要害。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 李昭德 ﹞假权制物,扼险凌人,刚愎有餘,而恭宽不足,非谋身之道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入洛》:“会 赵葵 南仲 、 范武仲 、 全子才 三数公惑於降人 谷用安 之説,谓非扼险无以为国,於是守 河 据 关 之议起矣。”《宋史·冯拯传》:“备边之要,不扼险以制敌之衝,未易胜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扼险是一个汉语军事术语,指控制或占据险要的地势,常用于描述在战争中占据地理优势以抵御敌人。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要点:

  1. 字义解析

    “扼”指用力掐住、控制要害;“险”指险峻、不易通过的地形(如关隘、山口)。二字组合强调通过占据地形要害实现防御或控制。

  2. 军事战略意义

    指军队据守关隘、峡谷、山口等易守难攻之地,阻断敌方进攻路线。例如《晋书》载:“据崤函之固,扼险而守。” 体现利用地形优势形成屏障。

  3. 引申用法

    现代语境中可引申为把控关键环节以防范风险。如“扼险控要”形容在商业或管理中掌控核心节点,避免系统性危机。

  4. 古籍例证

    《读史方舆纪要》多次强调“扼险”在战争中的作用,如描述虎牢关“扼险中州,为兵家必争”,印证其战略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符合权威性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扼险”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è xiǎn,其核心含义为“控制要害” 或“抓住危险的关键部分以阻止其发展”。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历史用例与引证

  1. 唐代文献:
    张鷟《朝野佥载》提到李昭德“扼险凌人”,形容其通过控制要害压制他人。
  2. 宋代军事策略:
    周密《齐东野语》记载赵葵等人主张“扼险为守”,强调占据险要地形防御外敌。
  3. 《宋史》中的战术:
    冯拯提出“扼险以制敌之衝”,说明控制险要地势是制胜关键。

应用场景

  1. 军事战略:
    如占据关隘、河道等地理优势,阻止敌军进攻。
  2. 危机管理:
    在突发事件中快速锁定问题根源,避免扩散。
  3. 权谋策略:
    通过掌控关键资源或信息,压制对手。

与近义词的区分


该词体现了中国古代对风险控制的智慧,强调主动、精准的干预,常见于历史文献与战略分析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朝野佥载》《齐东野语》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百倍筚门闺窬抪徧车辆吃闭门羹穿夜除拆醇驳跐踦电子陶瓷底授二道毛饵线肥力凤帏服教肤庸改图甘波绀珠圪蛋弓挂天山公厅寡姊闳侈假果剪刀将带讲训嘉士孑弦齑面进抵津楼九重围开国承家跨步电压阔迂朗榆列宁装溜湫乱辞奈河蟠虫平治天下破相敲沙罐弃短就长切似青币劝掖散套飒沓侍射疏远拖男带女下截掀雷决电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