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二言的意思、二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二言的解释

(1).犹异言;不同看法。 汉 王襃 《僮约》:“奴从百役使,不得有二言。”《艺文类聚》卷二二引 三国 魏 曹操 《令》:“虽儿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

(2).两个字。《宋书·乐志一》:“ 魏氏 哥诗,或二言,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与古诗不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唯《祈父》肇禋,以二言为句。”

(3).指虚假之言。《旧唐书·隐逸传·卫大经》:“ 卫大经 者,篤学善《易》,口无二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二言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两方面阐释:

  1. 指代两字诗句

    古代诗歌创作中,"二言"特指由两个字组成的诗句形式。这类句式常见于上古歌谣,如《吴越春秋》记载的《弹歌》"断竹,续竹",呈现简洁古朴的语言风格。此用法体现了汉语诗歌从简短句式向复杂结构发展的早期形态。

  2. 表示异见或矛盾言辞

    在语义学范畴,"二言"可解作"异言",即不同的言论或前后矛盾的陈述。《左传·哀公十二年》"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结之,明神以要之。寡君以为苟有盟焉,弗可改也已。若犹可改,日盟何益?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的记载中,"二言"即暗含对盟约反复的批评。现代语境中,该词可引申为立场不坚定的双重表态。

网络扩展解释

“二言”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差异,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异言;不同看法
    指意见分歧或违背承诺的言论。例如汉代王褒《僮约》提到“奴从百役使,不得有二言”,强调服从性;三国曹操也曾用“吾非有二言也”表明态度一致。

  2. 两个字
    指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或诗句。如《宋书·乐志》记载魏氏诗歌“或二言,或三言”,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也提到《祈父》以二言为句。

  3. 虚假之言
    指不实或欺骗性的话语。《旧唐书·隐逸传》中“口无二言”即强调言行一致。

二、延伸用法

作为成语使用时,“二言”可表示言辞简短但含义深远。例如在演讲或写作中,用“二言”形容精炼有力的表达。

三、注意事项

如需查看完整例句或文献出处,中的古籍原文引用。

别人正在浏览...

暗淡无光不胜其任彩蛋钗朶承重崇简出夷入险絘布存爱带砺山河多多许奉裳衣分条析理国冠含垢汉僧好为人师后福无量划拨清算荒悸画丘户将检缚交钩精敏锦官静外酒醉絶肮骏桀开垦开轩扛哄廪米廪饩昧旦晨兴明月清风磐结乾岗潜寂樵树侵没纴织容成茸阘三折笔僧籍衫裙梢婆説长论短隧洞傥若陶冶缇帅铜斗儿家计咼斜诬逮相形见拙下女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