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儿童的意思、儿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儿童的解释

[children]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详细解释

古代凡年龄大于婴儿而尚未成年的人都叫儿童,现代只指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列子·仲尼》:“闻儿童謡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三:“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清 金人瑞 《下车行》:“儿童合掌妇女拜,三年有成我能謳。” 巴金 《探索集·访问广岛》:“我看见许多健康活泼的 广岛 儿童,在他们周围开放着美丽的鲜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儿童”是汉语中表示特定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常用词汇。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法律定义,其核心含义可归纳为以下四方面:

一、基本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指出,“儿童”指“较幼小的未成年人”,通常对应6周岁至12周岁的学龄阶段。《汉语大词典》则扩展解释为“古代指未成年的男女”,现代汉语中特指“从婴儿期到少年期的人”,年龄跨度覆盖0-14周岁。

二、词源考据

从汉字构形分析,“儿”在甲骨文中作“兒”,象幼儿头囟未闭合之形,见于《说文解字》对“孺子”的注解;“童”原指奴仆,《汉字源流字典》考证其引申为“年幼者”始于秦汉时期,二字组合后形成年龄属性的专称。

三、法律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意义上的儿童指未满18周岁的自然人,该定义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年龄标准保持一致。医学领域则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将0-17岁人群纳入儿童健康管理范畴。

四、使用场景

  1. 教育领域:依据《义务教育法》指6-14周岁的适龄学生
  2. 司法保护:涉及《刑法》中关于儿童权益的特殊条款
  3. 医学划分:采用中华儿科学会的发育阶段分期标准
  4. 社会福利:参照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年龄统计框架

相关概念需注意与“青少年”(多指12-18岁)、“未成年人”(法律统一指未满18岁)的异同,具体区分应结合《现代汉语分类词典》的语义场理论和实际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儿童”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定义与年龄范围

  1. 基本概念
    儿童指从出生到成年之前的人类个体。现代普遍采用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定义,即18岁以下的任何人。古代则将“年龄大于婴儿但未成年的群体”统称为儿童,涵盖范围更广。

  2. 年龄细分
    不同场景下对儿童阶段的划分存在差异:

    • 医学角度:1岁以下为婴儿,1-3岁为幼儿,3-7岁为学龄前期,18岁以下统称儿童;
    • 法律与教育角度:通常以18岁为成年界限,如中国批准的相关公约。

古今差异与文学示例


权威依据

中国于1991年批准《儿童权利公约》,将“保护18岁以下群体”纳入法律框架,成为现代定义的核心依据。


“儿童”一词的演变反映了社会对未成年人认知的变化:从宽泛的未成人群体,到以科学、法律为基础的精准界定。如需进一步了解教育或文学中的用法,可参考古诗及教育类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北门之管陂泽兵符不譓长衢撤保衬袍醋娘子蹴迮待取大傩东张西张对合子敦良多面体鄂王革讳宫悬购诱罐头换肩忽慌嘉禾忌作聚生慨忼连事离经断句领务磟碡鸾牋哤杂梅花约眉妩门戟妙饰念叨牛背笛嚬噈潜服倾慄罄穷穷鄙热电厂如常如胶似漆盛食厉兵释巾熟分台府醰醲淘写猥役无继民恶醉强酒相对无言湘军现钱小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