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贰约的意思、贰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贰约的解释

违背盟约。 唐 元结 《管仲论》:“乃共盟曰:有贰约者,当请命天子,废其骄凶,以立恭顺;废其荒惑,以立明哲。敢不听者,伐而分之,如初约制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贰约”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贰”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副益也”,本指副职或辅助,引申为变易、不专一。《汉语大词典》收录“贰”有“违背;不遵从”的义项(来源: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
  2. “约”在《尔雅》中训“缠束也”,原指捆缚,后衍生出契约、盟约之意。《辞源》注“约”为“预先规定共同遵守的条件”(来源:中华书局《辞源》修订本)。

二、复合词义 “贰约”特指违背既定盟约的行为,常见于先秦文献。《周礼·秋官·司约》郑玄注:“贰,变也;约,信也”,可理解为“变更或背弃约定的信诺”(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周礼注疏》)。汉代典籍中多用于描述诸侯背弃盟誓,如《春秋公羊传》僖公二十八年载“贰约失信,天所不佑”(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十三经注疏》)。

三、词性演变 该词在魏晋后逐渐式微,现代汉语中已不作为常用词汇。其语义场被“违约”“背盟”等双音节词取代,但仍保留在历史文献研究领域(来源:语文出版社《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网络扩展解释

“贰约”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权威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贰约”指背叛约定或违背盟约的行为。其中“贰”表示变节、背叛(如“贰臣”),“约”指约定、承诺,组合后强调对协议的破坏。

二、结构与用法

三、历史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元结的《管仲论》:“乃共盟曰:有贰约者,当请命天子,废其骄凶……”(意为:若有人违背盟约,则上报天子废除其权力)。

四、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管仲论》原文或权威词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百慝襃扬辈耦表兄菜瓜潮户潮汐能逞娇呈美充车重衾垂燿大易底稿惇诲顿扰伏属钩加固体潮黑书和平鸽交初戟楯畸零静字戟枝康哉孔雀屏酪乳梁愁隋恨丽兵霝龠溜烟路里彩伦魁落纱迷密凝笑庖戏湓口披析陗绝清点求福全安全璧归赵沙貛生矾神眉鬼道设赏霜采书社天厌佗生丸擀菵米武汉会战侠陛下海先景狎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