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飘瓦的意思、飘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飘瓦的解释

(1).坠落的瓦片。《庄子·达生》:“復讎者不折鏌干,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是以天下平均。” 成玄英 疏:“飘落之瓦,偶尔伤人,虽忮逆褊心之夫,终不怨恨,为瓦是无心之物。”

(2).比喻外来的祸患。 宋 辛弃疾 《卜算子·用庄语》词:“江海任虚舟,风雨从飘瓦。醉者乘车坠不伤,全得於天也。”

(3).比喻飘忽无定的事物。 明 高瑞南 《新水令·悼内》套曲:“人生大梦如飘瓦,早不觉两髩青霜梦里华。”

(4).比喻无用或微不足道之物。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谒遇》:“[浄:]疑惑这宝物欠真么?[生:]老大人,便是真,飢不可食,寒不可衣,看他似虚舟飘瓦。” 明 陈子龙 《结交绝交行》之二:“昔人絶交争天下,今人翻覆争飘瓦。”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飘瓦”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其解释可综合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意义
    指坠落的瓦片,源自《庄子·达生》中的典故:“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比喻无心之失不会招致怨恨。

二、比喻义项

  1. 外来的祸患
    如宋代辛弃疾《卜算子·用庄语》中“风雨从飘瓦”,以飘瓦象征不可预料的灾祸。

  2. 飘忽无定的事物
    形容事物如风中瓦片般难以捉摸,常见于诗词中,如黄庭坚诗句“虚檐稍闻飘瓦声”。

  3. 无用或微不足道之物
    明代汤显祖《牡丹亭·谒遇》以“虚舟飘瓦”比喻无实际价值的物品,陈子龙诗中也用“争飘瓦”暗指琐碎之争。

三、文学与哲学意蕴

该词在道家思想中体现“无心故无怨”的哲理(《庄子》),后逐渐衍生出自然意象与人生隐喻,成为诗词中表达无常、虚无的典型意象。


注:以上解释综合了古籍、诗词用例及词典释义,若需具体文献原文或更多诗词例证,可参考《庄子》、辛弃疾词集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飘瓦的意思

飘瓦(piāo wǎ)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屋顶上的瓦片被风吹动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飘瓦的部首是风(fēng),由5个笔画构成。

瓦的部首是瓦(wǎ),由5个笔画构成。

来源与繁体

飘瓦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中。在小说中,贾宝玉用“飘瓦”一词来形容大雨中屋顶的瓦片被风吹起来的情景。

在繁体字中,飘瓦的写法为「飄瓦」。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飘瓦的写法没有太大变化。在篆书中,飘瓦的形状会稍有不同,但整体上仍能识别。

例句

风劲雨大,大雨中的飘瓦声让人心烦意乱。

看着屋顶上的飘瓦,我感叹大自然的力量。

组词

飘带、飘浮、飘扬、飘香、飘落

近义词

飘扬、飘飏、飞舞

反义词

稳固、固定、安稳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