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雕虫的意思、雕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雕虫的解释

(1).比喻从事不足道的小技艺。常指写作诗文辞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虽读千赋,愈惑体要。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责风轨,莫益劝戒。此 扬子 所以追悔於雕虫,貽誚於雾縠者也。” 唐 李贺 《南园》诗之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今世雕虫小夫,既溺於声律繢藻之末,而稍知道者,又谓读圣贤书,当明其道,不当究其文字。”

(2).指诗文词赋。《北齐书·邢邵传》:“ 邵 雕虫之美,独步当时。”《隋书·薛道衡传》:“ 江 东雅好篇什, 陈 主尤爱雕虫。”参见“ 雕虫篆刻 ”。

(3).比喻技艺低下。《水浒传》第六三回:“大刀 闻达 不知量,狂言逞技真雕虫!”


彫蟲:指写作诗文辞赋。《北史·薛道衡传》:“ 江 东雅好篇什, 陈主 尤为彫虫, 道衡 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 唐 张说 《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 长卿 消渴,觉含毫之转迟; 子云 老大,见彫虫之都废。”参见“ 彫虫篆刻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雕虫”一词的含义可从词源、引申义及用法三个层面综合解析:

  1. 词源本义
    “雕虫”最初指古代篆刻中的“虫书”(一种形似鸟虫的篆书字体),属于秦代八种书体之一。因虫书笔画复杂且实用性低,汉代学童需掌握此技艺,后逐渐被视作繁琐的微末技能。如《北史》中记载的“雕虫小技”即源于此。

  2. 引申含义

    • 谦称或贬义:常用于自谦或贬低他人技艺,特指诗文写作等被视为“小技”的创作活动。例如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提到扬雄追悔年轻时作赋是“雕虫”,认为这类作品缺乏深意。
    • 过度追求细节:现代语境中可引申为过分专注细枝末节而忽视整体,含批评意味(如提到“忽略大局”)。
  3. 典型用法与例句

    • 文学领域: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贬低儒生“惟务雕虫”,指其只懂辞藻堆砌。
    • 日常表达:常用成语“雕虫小技”,例句:“这些不过是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
  4. 权威典籍佐证
    汉代扬雄在《法言》中直言“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进一步强化了其“微不足道”的语义色彩。而《隋书》提及南朝陈后主“尤爱雕虫”,则侧面反映当时对文辞华美但空洞的文风倾向。

  5. 现代适用场景
    可用于学术批评(如指出研究过于琐碎)、文学评论(如评价浮夸文风),或自谦表述(如“略展雕虫之技”)。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褒义。

建议结合《文心雕龙》《北史》等典籍深入理解其历史演变,当代使用时可参考权威词典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雕虫》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把昆虫雕刻得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它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雕”字的部首“隹”,右边是“虫”字的部首“虍”。它的总笔画数是14画。 《雕虫》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一首古诗:“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于己为雕,以为陈绣。”这句诗中的“于己为雕”形象地描绘了昆虫被雕塑成艺术品的情景。 在繁体字中,雕虫的写法跟简体字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在有一些差别,但在《雕虫》这个词上,其基本形态和现代汉字写法相似,没有太大区别。 下面是一个关于《雕虫》的例句:“他的雕虫技艺精湛,雕刻出来的昆虫栩栩如生。” 《雕虫》这个词可以与其他词语组词,比如雕虫小技、雕虫末技等。 与《雕虫》相近的词语有“雕塑”、“雕琢”,它们都表示通过精心刻画来表现出艺术形象。 相反地,与《雕虫》意义相反的词语是“粗糙”、“简陋”,它们表示不精细、不精湛的表现方式。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