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名槐蓝。羽状复叶,花红色,荚果线状圆柱形。叶供制蓝靛,又供药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蓝》:“木蓝长茎如决明,高者三四尺,分枝布叶,叶如槐叶,七月开淡红花,结角长寸许,纍纍如小豆角,其子亦如马蹄决明子而微小,迥与诸蓝不同,而作靛则一也。”
木蓝(学名:Indigofera tinctoria)是一种豆科木蓝属植物,具有多重价值。以下从不同角度对其词义和特性进行解释:
木蓝为直立型小灌木,高0.5-1米,茎枝木质化。羽状复叶,小叶4-6对,形似槐叶;花冠红色,荚果呈线状圆柱形,全年开花,果期10月。
又称槐蓝(因叶形似槐)、蓝靛、小青等。原产于亚洲、非洲热带地区,中国华东及湖北、广东、云南等地有分布。
化学成分含靛蓝前体物质,具有抑菌、增强免疫等作用(注:药理研究参考低权威性网页,需谨慎采信)。
在汉语中,“木蓝”一词亦用于形容色彩鲜艳夺目的事物,如花朵或画面。
提示: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本草纲目》或植物学图鉴。
《木蓝》是一个名词,指的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它是紫蓝色花卉的一种,花朵形状如钟,花冠有花被管,果实为蒴果。木蓝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
《木蓝》这个词的部首是木,共有9个笔画。
木蓝一词源于植物学名,属于拉丁文命名法。其学名为Lagerstroemia indica,是以瑞典植物学家Carl Magnus von Lagerstroem的姓氏命名的。
《木蓝》的繁体字为「木蘭」。
在古时候,「木蓝」一词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古代文献中描述木蓝植物,常用「木蘭」、「木兰」等字样来称呼。
1. 这株木蓝的花朵开得真美丽。
2. 我在花坛里种了几株木蓝,等待春天的到来。
3. 他用木蓝的花瓣做了一束精美的花束。
木兰花、木兰树、木兰香等。
紫薇、蓝花楹。
白花楹、红花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