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鹏游 ”。1.像大鹏飞腾。形容书法运笔的雄健。 唐 蔡希综 《法书论》:“夫书匪独不调端周正,先藉其笔力,始其作也,须急回疾下,鹰视鹏游,信之自然。”
(2).高远的飞行。 宋 滕宗谅 欧阳修 等《鹤联句》:“天池忆鹏游,云罗伤凤沉。风流超縞素,雅淡絶规箴。”
见“ 鹏游 ”。
“鹏游”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其解释和来源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进行说明:
形容书法运笔雄健
此义项源于唐代蔡希综《法书论》中的记载:“夫书匪独不调端周正,先藉其笔力,始其作也,须急回疾下,鹰视鹏游,信之自然。”
这里的“鹏游”比喻书法笔势如大鹏展翅般遒劲有力,强调动态感和力度。
指高远的飞行
宋代滕宗谅、欧阳修等在《鹤联句》中写道:“天池忆鹏游,云罗伤凤沉。”
此处以“鹏游”暗喻志向高远、行动超脱凡俗,常被用于诗文表达对远大境界的追求。
现代语境中,“鹏游”偶尔被引申为形容志向远大、才华出众(如提及的“成语用法”),但这种用法更多是类比鹏鸟翱翔的意象,属于文学性扩展,而非传统核心释义。
若有进一步探究需求,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来源、5)或唐宋诗文注解。
《鹏游》是一个词组,意思是指大鹏鸟在空中翱翔、飞行。该词组由两个汉字组成:鹏(péng)和游(yóu)。鹏字是由鸟(由)和朋(bīng)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11划;游字是由水(氵)和斿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12划。
《鹏游》一词源自古代中国文献《庄子·齐物论》。《齐物论》中有这样的描述:“齐物者,托大者也。鹏视其朋,凤池其鳖,为渊驱鱼,为陆驱兽,非其位而动也,居故而行者也。”其中,“鹏视其朋”表达了鹏鸟翱翔于空中的意象。
在繁体字中,鹏字和游字的写法与简体字相似,没有显著的变化。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变化。古汉字中的鹏字形状更为简单,没有现代汉字中的复杂构造。游字的古代写法相对接近现代汉字。
1. 大鹏鸟展翅高飞,鹍鸟游于蓝天之间。
2. 看那鹏游万里,气势磅礴。
组词:鹏翱、鹏翔、游鱼、游水。
近义词:飞翔、翱翔、翔鸟。
反义词:栖息、停驻、停泊。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