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蓬蒿的意思、蓬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蓬蒿的解释

(1).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并兴。”《庄子·逍遥游》:“﹝斥鴳﹞翱翔蓬蒿之间。”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不充詘於蓬蒿之杪。” 明 李梦阳 《汉京篇》:“ 霍氏 门前狐夜号, 魏其 池馆长蓬蒿。” 峻青 《秋色赋·夜宿灵山》:“看到的是满地荒草,遍野蓬蒿。”

(2).借指荒野偏僻之处。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山居泽处,蓬蒿墝埆,财物流通,有以均之。” 唐 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并世奇男淑女,慧业天生,湮没蓬蒿,姓名翳寂,岂少也哉!”

(3).茼蒿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茼蒿》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蓬蒿”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根据语境具体分析,主要包含以下两类解释:

一、植物学含义(常见义)

  1. 指茼蒿
    蓬蒿是菊科草本植物“茼蒿”的俗称,又称同蒿、蒿子秆。其嫩茎叶可食用,口感清香,亦可入药。茼蒿原产地中海地区,约唐代传入中国,现为常见蔬菜()。

  2. 植物特征
    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叶羽状分裂,花黄/白色,茎高约1米。分大叶蓬蒿(叶宽)和小叶蓬蒿(叶窄)两类()。

二、文学与引申义

  1. 泛指野草、荒芜景象
    古文常指蓬草与蒿草,代指草丛、草莽或荒野。如《礼记·月令》载“藜莠蓬蒿并兴”,形容杂草丛生()。

  2. 比喻民间或卑微处境
    借代草野乡野,含隐逸或轻视义。如李白诗句“我辈岂是蓬蒿人”,表达不甘平庸的心志()。

三、使用注意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籍用例或植物特性,可参考《汉典》《本草纲目》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蓬蒿 - 一个具有浓郁自然气息的词语

蓬蒿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野生植物蒿的一种。笔画数为15,由两个部首组成:草字头和艸字底。

蓬蒿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尔雅》这本古代辞书中。蓬蒿在古汉字中的写法略有不同,它的繁体字为蓬薅。这个字由两个繁体的草字头和艸字底组成。

在古代汉字中,有许多种写蓬蒿的方式。最早的写法是像现代繁体字一样,由蓬和薅两个字组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蓬蒿的写法。在现代汉字中,蓬蒿的写法已经固定为蓬和蒿两个字的组合。

以下是一个关于蓬蒿的例句:
1. 这片蓬蒿丛中有各种野生动物。
2. 收集了一些蓬蒿叶来制作艺术品。

与蓬蒿相关的组词有:
1. 蓬松:形容植物茂盛、松软。
2. 蒿子秆:指蒿子植物的茎。
3. 蓬勃:形容充满活力、生机勃勃。

与蓬蒿具有相似或相反意义的词语有:
1. 荒草:和蓬蒿相似,都指野生植物,但荒草含有一定的贬义,指的是长在荒地的杂草。
2. 耕地:和蓬蒿相反,指经过耕作处理、用于种植的土地。

别人正在浏览...

按检薄夫别浦册名撤免乘奔耻怍从长商议寸心千古放射形飞蝗富衍贵金属汗挂狠辣惶悔回历浑话江表将夺固与惊烽金葩极言勘探溘谢裤兜昆阆袴袜吝道露朽没倒断命棹靡佗撚髭劈腰乾方切齿拊心请啓气吞牛斗裘帽柔谨如弃敝屣食不兼肉鼠无牙颂祇肃队探候弹簧秤舔舕筒簟偷乐豚鱼驒騱鼃蠙衣伟志雺晦屋极下笔如神限内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