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急赈的意思、急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急赈的解释

亦作“ 急振 ”。紧急救济。《清会典事例·户部·赈饥》:“ 李鸿章 即督飭印委各员,迅速分投查勘,设法拯救,散发急賑。” 鲁迅 《准风月谈·双十怀古》:“中国红十字会筹募 湖南 、 辽西 各省急振。”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急赈”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在灾害或紧急情况下实施的快速救济措施,强调对受灾群体的及时援助。该词常见于历史文献和现代救灾场景,如清代官方赈灾记录和红十字会行动。

  2. 发音与词性
    拼音为jí zhèn(“赈”读第四声),部分文献中曾写作“急振”,属于同义通假用法。

  3. 历史背景
    清代救灾机制中,“急赈”是正赈(国库拨款)的一种形式,规定地方遇水旱灾害时需立即向所有灾民发放一个月救济粮,无需审核受灾程度。例如《清会典事例》记载李鸿章曾督办散发急赈。

  4. 现代应用
    现代语境下多用于国际救援,如香港红十字会为海地震灾筹款时称“紧急赈济”,或政府文件中“赶办急赈”的表述。

  5. 例句参考

    • 历史用例:鲁迅《准风月谈》提到“中国红十字会筹募湖南、辽西各省急振”。
    • 现代用例:“奥德特呼吁捐款作紧急赈济”。

提示:该词多用于书面语,近义词包括“急救”“紧急援助”,反义词可对应“缓赈”或“延迟救济”。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清会典事例》或红十字会救灾档案。

网络扩展解释二

急赈

《急赈》是一个汉语词语,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下面将为您解析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意思

《急赈》表示迅速救助、紧急施舍的意思。它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突发灾害或紧急困境时提供帮助和救助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

《急赈》的第一个字“急”包含了左右两个部首,分别是“心”和“十”。它的笔画数为9。

《急赈》的第二个字“赈”包含了上下两个部首,分别是“贝”和“车”。它的笔画数为11。

来源和繁体

《急赈》是汉字的简化字形式,其源于繁体字“濟贍”。繁体字“濟”表示救济、援助,而“贍”意为施舍、赈济,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急赈》。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繁体字“濟贍”分别是由18个和19个笔画构成的。

例句

以下是使用《急赈》的例句:

1. 在地震灾害中,各地纷纷急赈受灾民众,向他们提供食品和庇护。

2. 在暴雨中,社区居民互相急赈,帮助那些被洪水困住的家庭。

组词

《急赈》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形成新的词组,例如:

- 急赈救助

- 急赈灾情

- 急赈支援

近义词

与《急赈》意思相近的词语有:

- 紧急救助

- 迅速援助

- 急需施舍

反义词

与《急赈》意思相反的词语有:

- 缓慢救助

- 慢性援助

- 温和施舍

希望以上内容能满足您的要求,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咨询。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