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mer capital;ancient capital] 以前的国都
国无人莫我知兮,不何怀乎故都。——《楚辞·屈原·离骚》
(1).故乡;故居。《楚辞·离骚》:“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王逸 注:“復何为思故乡念 楚国 也。”《楚辞·远游》:“絶氛埃而淑尤兮,终不反其故都。” 姜亮夫 校注:“故都犹言故居。《管子·水地》:‘水以为都居。’都、居连用,则都犹居矣。”
(2).旧都,昔日的国都。《史记·项羽本纪》:“ 韩王成 因故都,都 阳翟 。”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四:“ 煇 每谓 建康 六朝故都,又为 代 邸兴王之地,亦应揄扬,以亚《雅》、《颂》。”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我在新生的故都和他重逢以后,又是长期的睽违。”
“故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旧都/昔日的国都(现代常用义)
指一个国家或朝代曾经的都城,例如北京因曾是元、明、清三朝都城,可称“故都”。
例:《史记·项羽本纪》载“韩王成因故都,都阳翟”,即指沿用旧都阳翟。
故乡/故居(古文语境)
在《楚辞》等古籍中,“故都”可代指故乡或旧居。如《离骚》“又何怀乎故都”中,王逸注解为“思故乡念楚国”。
现代多用于文学或历史描述,如郁达夫《故都的秋》即以“故都”指代北京。古籍中则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
《故都》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意思是“古代的首都”或者“曾经的都城”。它指代的是一个曾经拥有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通常因为历史的原因而失去了它的首都身份。
《故都》的第一个字是“故”,部首是“攴”,共有7画。第二个字是“都”,部首是“阜”,共有8画。
《故都》这个词来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赵客缦胡缨》的开头:“故宫西洞庭,一声何满子。”这首诗描述了昔日的繁华都市的苍凉和残败。后来,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其他失去首都身份的城市,成为了一个文学上的意象。
《故都》的繁体字为「故都」,没有变化。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不同于现代汉字的简化,古时候的《故都》字的写法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1. 这里曾经是唐朝的故都长安。
2. 南京是中国明清两朝的故都。
3. 故都的遗迹让人想起过去的辉煌。
故里、都市、故宫、首都。
古都、旧都、失陷的首府。
现都、新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