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禀恤的意思、禀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禀恤的解释

见“ 稟恤 ”。


亦作“ 稟卹 ”。谓发公粮赈济。《后汉书·郎顗传》:“稟卹贫人,賑赡孤寡。”《周书·宣帝纪》:“鰥寡困乏不能自存者,并加稟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禀恤是由“禀”与“恤”组成的复合词,在古代汉语中特指官府或上级机构向受灾民众发放粮食等物资进行抚慰救济的行为。《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谓禀请官府拨给钱粮,救济灾民或贫困者”。

该词可拆分解析:

  1. 禀的本义为“赐人以谷”(《说文解字》),引申为官方粮仓的物资调拨,《后汉书·桓帝纪》载“诏禀甘陵、平原饥贫”,即用此意;
  2. 恤含体恤、赈济之意,《周礼·地官》有“以恤民之囏阨”的记载,强调对困苦者的物质救济。

从词源演变看,“禀恤”最早见于《后汉书·质帝纪》:“方今淮夷未殄,军师屡出,百姓疲悴,困于征发,宜特禀恤,以慰离叛之心。”表明该词在汉代已作为官方赈灾术语使用,其核心内涵包含系统性的物资调配与人文关怀双重维度。现代《辞源》修订本将其列为古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扩展解释

“禀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解释:

1.赈济公粮的官方行为

这是更权威且广泛认可的含义,指古代官方发放公粮以救济贫困人群。例如:

2.个人内心忧虑的状态(较少见)

部分资料(如)将其解释为成语,由“禀”(禀告)和“恤”(关怀)组成,表示向上级倾诉忧虑并寻求关怀。但这一说法缺乏古籍直接佐证,可能与现代误用或引申有关。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判断其含义,优先参考权威古籍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薄暮冥冥犇蹙本轮沉浮打拦箪食壶浆悼没打顺风锣德业颠东點饑豆面惇谨独一蜚襳凤集凤目高士跟脚构云关南关原鼓畅河东戒弘敏后影浣染悔恨回阡讲道嗟哉籍敛斤正疾趋眷眄鈌云剑苦本苦艼了办两七墨勑沐澡歕金掊冒日记帐蛇虹淑离碎聒邃深韬袖听治体胀系数玩手腕吴天保下笔成章下马看花贤首宗险危小辇细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