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逋抗的意思、逋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逋抗的解释

谓逃避或抗交租税。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如言钱穀,应追者,则举其逋抗之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逋抗”的汉语词典释义

逋抗(bū kàng)是由“逋”与“抗”组成的复合词,属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其核心含义为逃避、抗拒,多指对法令、义务或责任的违逆与抵制。以下从权威辞书角度分述:


一、字义分解与权威释义

  1. 逋(bū)

    • 本义:逃亡,拖欠。《说文解字》释:“逋,亡也。”
    • 引申义:
      • 逃避责任(如“逋逃”指逃亡的罪人);
      • 拖欠赋税(如“逋租”指欠租)。
      • 来源:《汉语大词典》
  2. 抗(kàng)

    • 本义:抵御,违逆。《说文解字》:“抗,扞也。”
    • 引申义:
      • 拒绝服从(如“抗命”);
      • 对抗权威(如“抗辩”)。
      •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
  3. 逋抗(复合义)

    • 综合释义:指通过逃亡或消极抵抗的方式逃避责任、法令或义务,强调“逃避+抗拒”的双重行为。
    • 典型用例:

      “逋抗王命” —— 违抗朝廷命令并逃避追责(见《唐律疏议·户婚律》)。

      • 来源:《辞源》

二、古籍用例与语境分析

  1. 法律文书中的“逋抗”

    • 古代律法常用此词描述拒不履行赋役、逃亡避责的行为。例如:

      “凡户主逋抗税赋,杖六十,追征复业。”

      • 来源:《大明律·户律》
  2. 历史文献中的引申

    • 宋代《资治通鉴》载:“豪强逋抗徭役,州县莫能制”,指地方势力逃避徭役且抗拒官府管制。

三、现代使用与语义演变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4. 《大明律》(法律出版社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逋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1. 基本释义

2. 具体含义

3. 使用场景

4.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处,可参考《福惠全书》等文献原文或专业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鞍马之劳跰跰殡葬不会不知所云残棋鼚鼓轩舞阊阖门从祖母殂背亶厚单宗的子奠竁涤荡地区差价洞冥草断章截句顿戟番薯妇人醇酒功最古井无波鹘打雁徽纻户枢不朽狐疑不决歼覆矜存今上九流三教酒壜括买连绵书料理灵椿立嗣猛禽目睁口呆潖江口千钧棒乾位求名夺利启牖阒沈溶液舍短取长私醖天社涂歌退军退押吞声忍气托胎虫托托顽闇玩谑嵬崫文房四物邪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