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盘铃的意思、盘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盘铃的解释

乐器名。《新唐书·回鹘传下·黠戛斯》:“乐有笛、鼓、笙、觱篥、盘铃。戏有弄驼、师子、马伎、绳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盘铃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具有以下特点:

  1. 基本定义 盘铃又称响盘、摇铃或板铃,是摇击体鸣乐器。其名称来源于外形类似碟盘,常见于羌族、纳西族等民族使用,羌语称"枯鲁",纳西语称"这拉"或"萨石这拉"。

  2. 结构与材质 铃体为铜制,呈喇叭口形圆盘状,铃高4-6厘米,铃口直径10-16厘米。中心通过木螺丝连接带圆环的铃柄,盘内悬挂金属铃舌,摇动时铃舌撞击铃壁发声。

  3. 历史与文献记载 最早见于《新唐书·回鹘传》,记载黠戛斯部族乐器包含盘铃,并与笛、鼓等乐器并列。元代和明代诗词中也多次出现相关描述,如"玉盘铃走串珠匀"等句。

  4. 使用场景与音色 传统用于羌族宗教祭祀巫舞,现发展为民间歌舞伴奏。演奏时手持铃柄摇动,音色清亮脆朗,兼具柔和纤细特质,常与手鼓合奏形成独特节奏。

该乐器在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可通过权威音乐文化平台如汉程艺术了解更详细构造图及演奏示范。

网络扩展解释二

《盘铃》的意思

《盘铃》是一个名词,意指一种古代音乐乐器。它由数个悬挂在木架上的铃铛组成,通过敲击或摇晃铃铛,可以发出悦耳的音响。

拆分部首和笔画

《盘铃》这个词的部首是金,其中“钅”是金的左边部分;它的笔画数是20画。

来源和繁体

《盘铃》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明确,它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一书中。现代汉字简化后,繁体字“盤鈴”逐渐被淘汰,使用简体字“盘铃”更为普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常常与现代有所不同。《盘铃》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是“盤鈴”,其中“盤”是指圆形的托盘,“鈴”是指铃铛的零件。

例句

1. 在古代宫廷音乐会上,乐师们用盘铃奏响了一曲美妙的乐曲。

2. 小孩子们高兴地摇晃着手中的盘铃,产生了清脆的声音。

相关词汇

组词:铃声、盘旋、铃响、铃鸣。

近义词:铃环、铃阵、铃索。

反义词: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