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派饭的意思、派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派饭的解释

[arranged meals for temporarily visiting cadres] 指派农户给临时来村工作的干部提供的饭食

吃派饭

详细解释

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下农村工作,基层干部分派各户农民轮流照管其饮食。 管桦 《烙饼》:“民兵连长飞起两腿,高高兴兴去邀请客人。不一会,扫兴回来,工作组不吃,人家照常吃派饭去了。”《人民日报》1981.2.18:“到农村去蹲点,他们坚持吃派饭的制度,并规定不准在社员家里喝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派饭”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指特定时期政府工作人员下乡时,由当地农户轮流提供膳食的安排方式。该词由“派”与“饭”构成,其中“派”含分配、指派之意,“饭”指代饮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临时分派到农户家里吃饭”。

这一制度常见于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农村地区,多与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等工作相关联。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派饭”强调组织性分配,体现集体主义背景下的基层接待模式,例如:“工作组进村后,村长按户派饭,每人每天交一斤粮票”。语言学家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派”作为动词时具有强制性与计划性特征,与“饭”组合后特指制度性用餐安排。

当前该词已逐渐退出日常使用,但在文学及历史文献中仍具研究价值,例如作家赵树理在《三里湾》中写道:“区干部来村里蹲点,派饭派到贫农王老汉家”,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权威词典和文献资料,“派饭”一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基层工作制度() 指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农村的一种特殊安排,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干部或工作组下乡时,由基层干部将他们的饮食分派到普通农户家中轮流负责。这种制度强调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用餐后需支付伙食费,且规定不能在村干部或地主富农家中用餐。

  2. 词语的动词/名词用法 作动词时表示“分配农户给临时人员提供饮食”的行为,如“村长正在派饭”;作名词时指被分配的伙食,如“今天的派饭是玉米粥和咸菜”。该词在80年代后逐渐退出日常使用,成为历史词汇。

需注意:部分网络词典(如)将其解释为“以食物作为奖励的成语”,这与历史文献和权威词典的记载不符,属于错误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板闼苞茅镈器蚕功惩戒城下之盟冲浪板抽收撮题单裤定约端绪杜邮之戮恶剧法警番悔番蕉讽励拂煦诟谇闺人跪献合儿娇声娇气接境鸡鸣壶静漠揪揪舅母救守困倦连鬓胡辽滇聊天鲈脍缕说旅揖漫衍梦龄靡薄命笔谬巧念虑佞佛槃珊跑电平文破盘攘讨生虫师伯四大洲私窟胎蚌台狱甜物同功一体蜿蜿虵虵违和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