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定约的意思、定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定约的解释

(1) [conclude a treaty]∶订约,订立条约或契约

(2) [agree on;appoint;arrange]∶约定,商定

详细解释

(1).订立盟约或契约。《新唐书·朱滔传》:“宜择日定约,顺人心,不如盟者共讨之。”

(2).谓预先约定。 元 许有壬 《西埜堂》诗:“客去客来宜定约,无诗无酒不开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定约"是汉语中具有法律和契约属性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两个层次:

一、词源释义 "定"字从宀从正,本义为居所安定,引申为确定、不可更改之意(《说文解字》释为"安也")。"约"字从糸从勺,《尔雅》训为"缠束也",后衍生出条款约束之义。二字组合最早见于宋代契约文书,指通过书面形式确立权利义务关系。

二、现代语义体系

  1. 法律层面:指当事人通过契约建立法律关系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这与"定约"的现代法律内涵完全契合。例如商品房买卖需签订书面购房合同以定约。

  2. 日常用语:泛指各类正式或非正式的约定行为。既包括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协议,也涵盖朋友间的口头承诺。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定义为"订立契约或协定"。

  3. 历史演进:明清契约文献显示,传统"定约"强调中人见证与签字画押程序,如《中国历代契约粹编》收录的乾隆年间地契均包含三方签字确认要素,这种形式要件至今在公证合同领域仍有延续。

该词的准确使用需注意:在正式法律文书中应与"缔约""订立合同"等术语规范使用;日常语境则多用于强调约定行为的确定性,如"双方定约共同开发新技术"。

网络扩展解释

“定约”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订立条约或契约
    指双方或多方通过协商达成正式协议,如法律文件、商业合同等。例如:“双方定约后需遵守条款”。

  2. 约定、商定
    表示预先约定某事项,如时间、地点等。例如:“他们定约明早八点见面”。


二、综合释义

  1. 历史与典籍中的用法

    • 唐代《新唐书·朱滔传》记载:“宜择日定约,顺人心”,指通过订立盟约达成共识。
    • 元代许有壬诗中提到“无诗无酒不开门”,强调预先约定的行为模式。
  2. 现代应用

    • 法律场景:如房屋买卖需与建筑公司“定约”。
    • 日常场景:如“定约计划”“定期会面”等,体现对事项的确定性安排。

三、相关辨析

若有进一步需求(如法律条文实例),可参考古籍或现代合同法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靶子边需避风逼迫层甍拆裂出尖打呃大舍打牙逗嘴燔柴樊笼风趣覆敦改制赶闹子高游刮宫管劲憨直环瞰画蛇足夹厕将用劲道静摄眷侍教玃猴挎斗,挎斗儿快意当前窥攻敛祸马价绢盲翁媚附面罄庙象民有纳甲纳兰性德逆刺起蹶饶有阮妇生活水平深沟壁垒神卦衰索水里厮并私有制索强似藤球鲀形目完好慰唁文豹先亲后不改斜面洗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