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女真的意思、女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女真的解释

[Nüzhen(Nuchen),an ancient nationality in China]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为满族的祖先,曾于1115年建立金国,主要分布在今吉林、黑龙江一带

详细解释

(1).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居住在 乌苏里江 和 黑龙江 流域等地。 周 时称 肃慎氏 。 汉 、 三国 、 晋 称 挹娄 , 南北朝 时称 勿吉 , 隋 唐 时称 黑水靺鞨 , 五代 时始称 女真 。后属 辽 ,因避 辽 主 耶律宗真 讳,改称 女直 。 宋 时曾建立 金 国。 明 后期 努尔哈赤 统一 女真 各部,建立“ 后金 ”政权,其子 皇太极 改号为 清 ,改称“ 女真 ”为“ 满洲 ”。1644年入 关 ,不久统一全国。

(2).女道士。 唐 韦渠牟 《步虚词》之十二:“道学已通神,香花会女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逸文》:“ 洪觉范 尝为长短句赠一女真。”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羡女真度世, 西池南岳 游俱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女真(nǚ zhēn)是东亚历史上重要的游牧民族称谓,其词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女真指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属肃慎族系后裔,10世纪至17世纪活跃于白山黑水之间。该民族曾建立金朝(1115-1234),后演变为建州女真,最终形成满族并建立清朝。《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满族的祖先”。

二、词源考据

“女真”一词源于满语“ᠵᡠᠰᡝᠨ”(juxen),原意为“森林之民”,反映其渔猎经济特征。汉文典籍中最早见于《辽史》,此前史书称“肃慎”(先秦)、“挹娄”(汉魏)、“勿吉”(南北朝)、“靺鞨”(隋唐)等异译,均为同一族系不同分支的称谓演变。

三、历史沿革分期

  1. 辽金时期:辽代称“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国,推行“猛安谋克”军政制度。
  2. 元明时期:分化为建州、海西、野人三大部,明廷设奴儿干都司管辖,《明实录》记载其“善骑射,以貂皮、人参互市”。
  3. 后金转型: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各部建立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此为满族形成标志。

四、文化影响

女真文字参照契丹文和汉字创制,现存《大金得胜陀颂碑》为现存最完整女真文碑刻。其社会组织“穆昆-噶珊”制度、萨满信仰及《乌布西奔妈妈》等史诗,构成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大辞典》民族史分册
  2. 中华书局《辽史·营卫志》校注本
  3.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满族简史》修订版
  4. 吉林大学《东北古代民族历史编年》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女真”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古代民族,其历史、文化及演变可概括如下:

一、基本定义与族源

女真族是满族的祖先,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多个名称:周代称“肃慎”,汉晋称“挹娄”,南北朝称“勿吉”,隋唐称“黑水靺鞨”,五代后统称“女真”()。该民族主要活动于今吉林、黑龙江及朝鲜半岛东北部地区,以渔猎、农耕和畜牧为生。

二、历史发展

  1. 辽朝时期:女真分为“生女真”(未开化部落)和“熟女真”(受契丹文化影响的部落)。生女真中的完颜部逐渐壮大,成为核心力量()。
  2. 金朝建立: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定都上京会宁府(今哈尔滨阿城区)。金朝曾联合北宋灭辽,后与南宋对峙()。
  3. 后续演变:元明时期部分女真南迁并与汉族融合,1635年改称“满洲”,后发展为满族,建立清朝()。

三、文化与习俗

四、与其他民族关系

五、地理分布

鼎盛时期活动范围北至黑龙江下游,东至乌苏里江及日本海沿岸,南达长白山,西抵松嫩平原()。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金史》或权威历史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班姬扇八字帖儿悲笳避秦搏跃朝真暮伪城围侈质疵玷醋妒大笔如椽大仙大约摸涤棉布端淑焚芝龟背鬼里鬼觚简过翼黑耀石宦牒胡芦江沱鉴台计籍鸡濛敬老院荆尸仅见巾箱本金帐积庆箕裘相继急痛祭尊开渎康庄快蟹良翰灵囿磨拖内三郎乔做衙勤约器械气宇人情味儿勺口升堂拜母食贫说理説千説万书士通天眉外债乌柳黠胡香油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