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拗怒的意思、拗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拗怒的解释

愤怒不平。《旧唐书·郑畋传》:“殊不知五侯拗怒,期分 项羽 之尸;四塚既成,待葬 蚩尤 之骨。”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阴氏妹》:“家人奔救,女力甚猛,五六人持之,方得脱挟。归问其故,犹拗怒咆哮。” 清 龚自珍 《送徐铁孙序》:“则如 岭 之表,海之滸,磅礴浩汹,以受天下之瑰丽,而洩天下之拗怒也。”

抑制怒气。《文选·班固<西都赋>》:“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李善 注:“拗,犹抑也。於六切。”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卫公靖》:“一奴从东廊出,仪貌和悦,怡怡然;一奴从西廊出,愤气勃然,拗怒而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巧娘》:“ 三娘 见母与 巧娘 相抵,意不自安,以一身调停两间,始各拗怒为喜。”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拗怒”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一、基本解释

  1. 抑制怒火
    指压制或控制愤怒情绪。例如班固《西都赋》中“拗怒而少息”,李善注释“拗,犹抑也”,即通过克制使怒气平息。此用法多见于古文,强调隐忍不发。

  2. 愤怒不平
    形容强烈且难以抑制的愤懑状态。如《旧唐书·郑畋传》中“五侯拗怒”,清代袁枚《续新齐谐》中“拗怒咆哮”,均指情绪激烈到难以自控。

二、语境差异

三、典型用例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进一步分析其动态语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拗怒

拗怒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而情绪激动、易怒。下面将分别介绍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拗怒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手部和心部。它的总笔画数为14,手部的笔画数为6,心部的笔画数为8。

来源

拗怒最早来源于古汉语,其中“拗”字意思是扭曲、弯曲,而“怒”字意思是愤怒、生气。结合在一起,拗怒形容一个人的情绪由于某种原因而扭曲、愤怒。

繁体

在繁体字中,拗怒的写法沿用了简体字的形式,即手部在上方,心部在下方。只是繁体字的笔画可能会略有不同,具体可根据字形来判断。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拗怒的字形可能与现代写法有些许差别。古字写法常常采用一些古代的字形和结构,通过考古和文献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古字的写法,这对于研究古代文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例句

1. 他一想起那件事就拗怒不已。

2. 她对待工作时总是拗怒,没有一点耐心。

组词

形容词:狂怒、暴怒、激怒

动词:发怒、愤怒、生气

近义词

愤怒、暴躁、发怒

反义词

平静、冷静、宽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