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识业的意思、识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识业的解释

见识与学业。 南朝 梁 沉约 《封授临川等五王诏》:“ 徐州 刺史 秀 风颖雋迈,识业标简。” 南朝 梁 任昉 《为武帝追封永阳王诏》:“亡兄德履冲粹,识业深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识业(拼音:shí yè)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复合语义的古语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学识与才能

指个人通过学习积累的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

例证:

《后汉书·马援传》载“援少有大志,诸兄奇之,以为有识业”,此处强调马援年少时即展现出卓越的见识与才干。

二、辨识事务的能力

特指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强调认知层面的深度。

例证:

宋代朱熹《朱子语类》言“为学须先明识业,方能辨是非”,说明治学需以清晰的辨识力为基础。


词源与演变

“识”本义为知晓、辨别(《说文解字》:识,知也);“业”原指事业、学业(《尔雅》:业,事也)。二者结合后,从唐代起逐渐凝固为复合词,多用于评价人的综合认知能力。

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属书面语,常见于学术评论或历史人物评价。若需替代,可依语境选用“学识”“洞察力”等词,如:

“他的识业令人钦佩” → “他的学识与洞察力令人钦佩”。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3.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4. 《朱子语类》(宋·黎靖德编)

网络扩展解释

“识业”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shí yè,其核心含义为“见识与学业” 的结合,主要用于形容个人的学识修养与专业能力。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词义构成:

    • “识”:指认知、见解,强调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判断力。
    • “业”:指学业、职业或事业,侧重于专业领域的知识积累与实践能力。
    • 组合后表示“学识与专业能力的综合体现”。
  2. 古代文献中的用例:

    • 南朝梁沈约在《封授临川等五王诏》中提到:“徐州刺史秀风颖雋迈,识业标简。” 意为称赞其见识卓越、学业精深。
    • 任昉《为武帝追封永阳王诏》中亦用“识业深通”形容学识广博且通达事理。

二、其他语境中的延伸理解


三、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用例,可参考南朝文献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磅秤爆棚本邦秕减冰弦愁结寸木岑楼大茶壶达人知命肚束三条篾放龙入海耕耨瓜牛黄榆信回书缄口不言计出万全结余几禁金线泉进膺窘暴救搭几杖蹶跃开洋考死空生口呐筐币兰亭帖厉饬凛栗留志内子农忙剖割扑冬翘袖倾佩热力学第一定律日窟荣爱三花树室学手眼通天淑着阗道听神经徒手崴魁委肉虎蹊文心雕龙於菟五味子五月先儿衔欢籼粟嚣谤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