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寓马的意思、木寓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寓马的解释

见“ 木禺马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木寓马(也作“木禺马”)是中国古代祭祀仪式中使用的木雕马像,属于象征性祭品,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用木材雕刻的马形祭器,用于代替真马进行祭祀供奉。古人以此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属于“明器”(陪葬或祭祀的象征器物)的一种。

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第4卷第1013页“木寓马”词条。

二、字源与异写

“寓”通“禺”,意为“偶像、模拟”。《说文解字》释“禺”为“母猴属”,后引申为木制假形;“寓”则含“寄托”之义,二字在祭祀语境中常通用。故“木寓马”与“木禺马”为同一概念。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版)“禺”字释义。

三、文化背景与用途

  1. 祭祀功能:

    古代因真马供奉成本高昂,遂以木马替代,常见于山川、社稷等祭祀场合。《史记·封禅书》载“木禺马代驹”,即用木马代替活马献祭。

  2. 丧葬礼仪:

    作为陪葬明器,象征墓主身份或供其灵魂驱使,如汉代墓葬出土的木马俑。

    来源:《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四章“祭祀礼仪”。

四、相关典故

《庄子·天运》以“涂刍狗”(草扎的狗)喻祭祀道具的短暂神圣性,木寓马与之类似,祭祀前受尊崇,仪式后即弃置,反映古人“重诚敬轻形式”的祭祀观。

来源:《庄子集释》(中华书局)卷五注疏。

五、现代语义延伸

今多用于比喻徒具形式、无实际价值的事物,如“木寓马之仪”指流于表面的礼节。

来源:《古汉语词汇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七章“词义演变”。


注:以上释义综合古代文献、文字学及民俗学研究成果,释义权威性依据《汉语大词典》《辞源》等工具书及专业学术著作。因部分古籍原典无网络公开链接,来源标注以纸质文献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木寓马”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与祭祀文化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词义解析
    “木寓马”指代古代祭祀时使用的木雕马匹,与“木偶马”“木禺马”“木耦马”同义。其中“寓”通“偶”,表示仿制的偶人偶马。

  2. 历史背景
    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到,古人祭祀或丧葬时使用木偶马,后来逐渐演变为纸人纸马。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代对祭祀用品的象征性替代。


二、延伸考据

  1. 文字演变
    古文中“偶”“寓”“禺”三字通用,均指代用木材、陶土等材料制作的仿生形象。例如《汉书·郊祀志》记载,祭祀山川时以木寓马替代活马。

  2. 相关文献

    • 《史记·封禅书》中提及“木禺马”,印证其作为祭祀器具的用途。
    • 吴玉搢等清代学者认为,此类木偶制品在礼仪中具有“事神及送死”的功能。

三、常见误解辨析

部分现代词典(如、3)提到“木寓马”比喻“人在环境中适应良好”,但这一说法缺乏古籍依据,可能是对字面意义的引申误读。权威历史文献和考据资料均未支持此解释。


“木寓马”本质是古代祭祀文化的产物,属于礼仪用具的范畴。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日知录》《汉书》等古籍或清代学者的考据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便溺标类避面不见天日掺假趁汉挡土墙颠踬动杌哆啰呢凤皇扶危翼倾复制赶摆稿本贯铁汉貂和朗洪潦回舛洄漩鉴道娇寒嘂嘑劲敌觐接拘胁老祖太爷帘官龙脑薄荷罗午驴马债蛮烟瘴雨墨緑南宁市披觌屏泥扑邓邓遣差钳盖弃本求末謦唾圈槛全衣攘乱娆固三互法审官院兽材水刷石嗣封粟错探环觍然危身五官郎武陵客五气下临小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