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螳蜋之卫的意思、螳蜋之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螳蜋之卫的解释

比喻微弱的兵备。《文选·左思<魏都赋>》:“薄戍緜幂,无异蛛蝥之网;弱卒琐甲,无异螳蜋之卫。” 李善 注:“《庄子》:‘ 蘧伯玉 谓 颜闔 曰:汝不知夫螳蜋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螳蜋之卫”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táng láng zhī wèi,其核心含义是比喻微弱的兵备或防御力量,常用来形容看似努力但实际难以胜任的防卫行为。

详细解释:

  1. 词义来源
    该成语出自《文选·左思〈魏都赋〉》:“薄戍緜幂,无异蛛蝥之网;弱卒琐甲,无异螳蜋之卫。” 李善注引《庄子》典故:蘧伯玉对颜阖提到螳螂“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借螳螂举臂阻挡车轮的行为,暗喻不自量力。

  2. 核心含义
    原指螳螂试图用前臂阻挡车辙(即“螳臂当车”),后引申为力量薄弱却试图承担重大防御任务,多含贬义,强调防御能力的不足或策略的失当。

  3. 用法与语境
    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评论中,例如描述兵力薄弱的军队或防御工事。如《魏都赋》中以“螳蜋之卫”对比“蛛蝥之网”,突出其脆弱性。

  4. 相关典故
    与成语“螳臂当车”同源,均出自《庄子·人间世》,均以螳螂的微小力量对比强大的外力,表达不自量力的寓意。

注意:

网络扩展解释二

螳蜋之卫是什么意思

螳蜋之卫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比喻人们得势之后忘记本份,为非作歹。

螳蜋之卫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螳蜋之卫的拆分部首是虫和卫,其笔画顺序分别是11和6。

螳蜋之卫的来源

螳蜋之卫出自《吕氏春秋·季杜》:“夫子曰:‘必有所自立而绝,无所自立而终’,故人之庸行,不可以为善也。”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总是只看重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的利益,那么他将会走上邪路。

螳蜋之卫的繁体

螳蜋之卫的繁体字为螳螂之衛。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螳蜋之卫的写法与现代汉字写法略有不同,但意思和用法相似。

螳蜋之卫的例句

他在公司晋升后变得螳蜋之卫,完全不顾及其他同事的利益。

螳蜋之卫的相关词汇

组词:螳臂当车、蟾宫折桂

近义词:忘恩负义、忘本忘祖

反义词:谦虚谨慎、自持自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